[实用新型]一种骨科多功能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53052.4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58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唐敬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敬孝 |
主分类号: | A61F5/058 | 分类号: | A61F5/058;A61F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256199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科 多功能 肢体 创伤 急救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多功能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若干个U型夹板和若干个伸缩固定杆;U型夹板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其外形相匹配的凹槽,凹槽上胶粘有与之相匹配的气囊,气囊的充气口穿过U型夹板侧壁上与之匹配的圆槽并伸出,充气口的末端螺接有与之匹配的流量阀,U型夹板的顶部开口处和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夹子和第二夹子;伸缩固定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伸缩轴线方向上相邻的两个U型夹板上;能够有效地解决医生需要携带不同型号的固定夹板的问题、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医生现场对伤员伤口处理的过程会增加伤员痛苦和不能加快对伤员现场急救的速度问题和不能更好地保证转运伤员过程中伤员伤口的卫生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多功能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凡骨折时,合并有覆盖骨折部位的皮肤及皮下软组织损伤破裂,使骨折断端和外界相通者,称为开放性骨折。开放性骨折是创伤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针对开放性骨折患者的现场急救过程中,医生首先需要将伤员的肢体抬起并使其伤口处远离地面,然后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干净骨折断端处,然后用无菌纱布等敷料将伤口处包裹起来(此过程中严禁将骨折断端还纳至伤员体内),然后将伤员的骨折处肢体固定,最后将伤员迅速送往医院进行后续的治疗。
但是,上述针对开放性骨折伤员现场急救固定的手段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由于伤员的体型和实际受伤的情况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医生需要携带不同型号的固定夹板;第二、医生首先需要将伤员的肢体抬起并使其伤口处远离地面,然后使用生理盐水对伤员的骨折断端处进行冲洗,然后再将患者的肢体进行固定,最后用无菌敷料将伤口处包覆起来,采用这种方式在清洗、固定和包覆的过程中均需要移动伤员的肢体,从而会增加伤员的痛苦,而且不利于加快对伤员现场急救的速度;第三、传统手段上仅靠在伤员骨折断端处包裹无菌敷料,来防止在转运伤员过程中伤口处不受外界污染,但是转运过程中包裹在伤员伤口上的无菌敷料难免会被空气中的杂质污染,从而对伤员伤口的卫生有一定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科多功能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伤员的体型和实际受伤的情况是各不相同,医生需要携带不同型号的固定夹板的问题;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医生现场对伤员伤口处理的过程会增加伤员痛苦和不能加快对伤员现场急救的速度问题;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医生仅依靠在伤员骨折断端处包裹无菌敷料,不能更好地保证转运伤员过程中伤员伤口的卫生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骨科多功能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包括若干个U型夹板和若干个伸缩固定杆;所述U型夹板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其外形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上胶粘有与之相匹配的气囊,所述气囊的充气口穿过所述U型夹板侧壁上与之匹配的圆槽并伸出,所述充气口的末端螺接有与之匹配的流量阀,所述U型夹板的顶部开口处和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夹子和第二夹子;所述伸缩固定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伸缩轴线方向上相邻的两个U型夹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U型夹板的数量为2~4个;所述U型夹板的底部均设有支撑件;所述U型夹板的材质采用医用无毒塑料或不锈钢中的任意一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圆槽开设在U型夹板任意一侧侧壁的中部,且所述U型夹板上的圆槽均开设在同一侧的侧壁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U型夹板顶部两端的平面均设有所述第一夹子,其所述第一夹子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处于相邻的两个所述U型夹板上的两个圆槽之外;所述第二夹子设置在所述U型夹板上和所述圆槽同一侧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二夹子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处于相邻的两个所述U型夹板上的两个圆槽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气囊采用TPU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敬孝,未经唐敬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530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