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醇基燃料的燃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53601.8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8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廷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市西真电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5/02 | 分类号: | F24C5/02;F24C5/10;F24C5/14;F24C5/18;F23J1/00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吉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5 | 代理人: | 吴宁芬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燃料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醇基燃料的燃烧炉,包括:设有燃烧室的炉体,燃烧室内设有汽化腔;至少一个设于燃烧室底部的喷嘴,每个喷嘴与汽化腔连通;两端分别与汽化腔和醇基燃料输送装置连接的主进料管;设于燃烧室的底部的点火装置;出料口与燃烧室相连通的副进料管,其进料口与醇基燃料输送装置连接,副进料管的出料口对应点火装置设置;以及位于炉体的下方的进风室,其进风口与送风装置连接,且进风室设有至少一个与燃烧室连通的出风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副进料管和主进料管的先后切换使用,能够达到即开即用的目的,且将汽化腔设置于燃烧室内,利用燃烧室产生的热量直接加热汽化腔来对醇基燃料进行汽化,传热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醇基燃料的燃烧炉。
背景技术
醇基燃料就是以醇类(如甲醇、乙醇、丁醇等)物质为主体配置的燃料,醇基燃料燃烧最完全彻底,热转换效率最高,排放物是以水和二氧化碳为主,是未来最清洁、最环保、最有发展潜力的燃料。醇基燃料生产易得,在常温常压下即可储存、运输和使用,无需高压钢瓶存储,只用普通金属或塑料容器就可以存储,其不会像煤气一样易发生中毒和爆炸,安全性高。面对石化能源的枯竭,醇基燃料是最有潜力的新型替代能源。通过醇基燃料炉具把醇基燃料应用于家庭、餐饮业、取暖等行业,是目前对醇基燃料进行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醇基燃料常温下为液体,现有的醇基燃料炉具为使醇基燃料能够充分燃烧,提高利用效率,需要对醇基燃料进行汽化。
第一种汽化方式是把醇基燃料加压后通过管路输送到雾化喷嘴,通过雾化喷嘴喷出雾化并点燃产生热量,以加热燃烧室的侧壁,使侧壁达到使醇基燃料汽化的温度,再由高压风把雾化的醇基燃料吹到侧壁,瞬间汽化,但是雾化的时候,需要高压风配合,如果风量过大,容易导致燃烧机打火点不燃,而风量过小,醇基燃料雾化不均匀,也不充分,就会导致燃烧效率不高,增加耗油量,还会导致醇基燃料散发到外界,对食品造成污染。
第二种汽化方式为对醇基燃料进行加热汽化,汽化后的醇基燃料再由喷嘴喷出燃烧,这种方式能够克服上述方式的缺陷,但这种方式由于对醇基燃料进行加热至汽化的时候,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为3-5分钟,无法实现即开即用的效果。另外,对醇基燃料进行加热汽化需要借助电加热装置,导致制造和使用成本增加。
第三种汽化方式是第一种汽化方式和第二种汽化方式的结合,在燃烧炉的侧壁内设置有汽化室,先利用第一种方式生火,以使炉具能够马上用于供热,同时对炉体进行加热,从而对汽化室内的醇基燃料进行加热汽化,汽化后的醇基燃料再由喷嘴喷出燃烧,这种方式能够利用燃烧室产生的热量直接加热汽化腔来对醇基燃料进行汽化,不需要另外设置电加热装置,降低成本,但将汽化室设计于炉体的侧壁内,传热效率低,散热快,醇基燃料汽化耗能大。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醇基燃料的燃烧炉,从而克服现有的对醇基燃料进行汽化的炉具传热效率低,散热快以及对醇基燃料汽化耗能大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醇基燃料的燃烧炉,包括:炉体,其设置有一上端开口的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内设有汽化腔;至少一个喷嘴,每个该喷嘴设置于所述燃烧室的底部,且每个该喷嘴与所述汽化腔连通;主进料管,其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汽化腔相连通,所述进料口与醇基燃料输送装置连接;点火装置,其设置于所述燃烧室的底部且位于所述汽化腔的下方;副进料管,其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燃烧室相连通,所述进料口与所述醇基燃料输送装置连接,所述副进料管的出料口对应所述点火装置设置;以及进风室,其位于所述炉体的下方,该进风室的进风口通过进风管与送风装置连接,且该进风室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的出风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市西真电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南宁市西真电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536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