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对焦马达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55162.4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3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沈文振;吴承諹;陈周聪;黄芳;上官光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新鸿洲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9 | 分类号: | G02B7/09;H02K11/21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对焦 马达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对焦马达结构,该自动对焦马达通过应变式位移传感器能检测活动组件的位移,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实时获取活动组件的位移,从而能控制活动组件直接移动到对焦位置,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对焦更加快速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对焦马达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自动对焦马达结构。
背景技术
微型自动聚焦摄像头广泛应用于手机、汽车、无人飞机、安防监控、智能家居等产品之中。普通的微型自动聚焦摄像头是由一个自动对焦马达来驱动镜头沿其光轴移动,自动对焦马达主要包括固定组件、用于固定镜头的活动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活动组件移动的驱动装置,其中活动组件沿固定组件轴向移动的配合在固定组件上,驱动装置与一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以通过控制电路板来控制驱动装置,进而控制活动组件的移动,从而驱动镜头沿其光轴移动而实现自动聚焦的功能。
目前的自动对焦马达一般为开环式马达,马达在对焦过程中无法读取镜头和活动组件的实时位置,对焦时需要控制活动组件来回移动来搜寻准确的对焦位置,从而降低了马达自动对焦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对焦马达结构,其对焦也更加快速准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自动对焦马达结构,其包括固定组件、用于固定镜头的活动组件、用于驱动活动组件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以及用于检测活动组件位移的应变式位移传感器;所述活动组件可上下移动的配合在固定组件上,驱动装置驱动活动组件上下移动;所述应变式位移传感器包括柔性基板以及配合于柔性基板上的应变薄膜;所述柔性基板或应变薄膜上通过LDS工艺形成有LDS线路,该LDS线路与应变薄膜电连接;所述柔性基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组件和活动组件,且柔性基板随活动组件的移动而变形。
所述柔性基板与应变薄膜粘接。
所述的一种自动对焦马达结构还包括平衡弹片,平衡弹片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组件和活动组件相连,且平衡弹片和所述柔性基板关于活动组件中心轴呈轴对称设置。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上盖和与上盖底部开口相连的底座;所述活动组件包括用于固定镜头的镜头支架,镜头支架可上下移动的配合于底座与上盖构成的空间内;所述驱动装置配合于底座与上盖构成的空间内,该驱动装置驱动镜头支架上下移动;所述柔性基板的内端和外端分别与镜头支架和底座相连,所述平衡弹片的内端和外端分别与镜头支架和底座相连,平衡弹片和柔性基板关于镜头支架中心轴呈轴对称设置。
所述底座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相对设置;所述柔性基板的外端和平衡弹片的外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柱顶部和第二连接柱顶部相连,柔性基板的内端和平衡弹片的内端与镜头支架的顶部相连。
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向下伸出的两个连接端子,两个连接端子通过内置于底座中的导电体与所述柔性基板上的印刷线路电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线圈和驱动磁铁;所述驱动线圈绕镜头支架周壁,所述驱动磁铁固定在上盖内壁上。
所述镜头支架上端与上盖的内顶壁之间设有上弹片,所述镜头支架下端与底座上部之间设有下弹片。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应变式位移传感器能检测活动组件的位移,这样本实用新型便可获取镜头支架的实时位置,从而能控制活动组件直接移动到准确对焦位置上,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对焦更加快速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对焦马达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对焦马达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对焦马达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新鸿洲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新鸿洲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551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合一水龙头水路系统
- 下一篇:一种机动车事故车评估全方位取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