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壳气密性测试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55367.2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2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谢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酷睿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32 | 分类号: | G01M3/32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邵永永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壳 气密性 测试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壳气密性测试机构,包括连接装置、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上的测试外壳、设置于所述测试外壳上方的固定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上连接有气泵,通过连接装置与气泵配合从而对连接装置上的测试外壳进行测试其气密性,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测试外壳直接放置于测试口上,从而进行直接检测,测试口与气泵连接,气密性测试结果通过气泵上连接的压力表直接显示,测试效果好,无需对测试的产品进行密封,减少人们工作强度,便于人们进行操作,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密性测试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外壳气密性测试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中有一项很重要的性能指标,就是防水,因为电子产品进水对产品造成的损失最大,而且这种损失是不可逆的,目前的防水密封性检测方法基本是利用气体为介质,向被测产品进行充气,用气压来模拟水压,再利用仪器检测压力的衰减,来判断产品有无泄漏,由于现在的产品多是三维结构,因此需要将产品进行密封,密封过后进行检测,但是如果气密性测试不过关,需要将产品重新拆开再进行加工,此种检测方式结构繁杂,使用不便,不适合我们长久进行使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外壳气密性测试机构。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壳气密性测试机构,包括连接装置、放置于所述连接装置上的测试外壳、设置于所述测试外壳上方的固定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上连接有气泵,通过连接装置与气泵配合从而对连接装置上的测试外壳进行测试其气密性。
对连接装置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起到支撑的作用的底板、便于测试外壳安装的凹槽、设置于凹槽上方的测试口、设置于所述底板一侧的进气口、与进气口连接的连接管、与连接管连接的气泵。
对连接装置上的零件进一步描述,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测试口呈空心状;所述进气口与测试口连通;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气泵线性连接,所述气泵与压力表连接。
对固定装置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顶靠件、设置于所述顶靠件上的驱动件、设置于所述驱动件上的套件、设置于所述驱动件上方左右两侧的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上的手柄、设置于所述手柄上的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支撑板。
对固定装置上的零件进一步描述,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表面;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套件固定连接,所述套件套在所述驱动件上;所述手柄与所述固定板铰链连接,所述手柄安装于左右两侧的固定件之间且与其固定连接。
对顶靠件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顶靠件采用塑性材料制成。
对测试外壳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测试外壳内位于测试口正上方设有检测部位,所述检测部位尺寸与测试口尺寸配合。
对凹槽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凹槽的形状根据所述测试外壳的内部形状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测试外壳直接放置于测试口上,从而进行直接检测,测试口与气泵连接,气密性测试结果通过气泵上连接的压力表直接显示,测试效果好,无需对测试的产品进行密封,减少人们工作强度,便于人们进行操作,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壳气密性测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的外壳气密性测试机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壳气密性测试机构的连接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图3所述的连接装置沿A-A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壳气密性测试机构待测试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酷睿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酷睿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553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