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55452.9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2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赵秀红;牟永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巽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F28D15/02;F28D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9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包括壳体、管体及充注管。该壳体包括盖板和底板,盖板和底板结合,构成一中空的腔室。该腔室内有第一毛细组织和第二毛细组织。第一毛细组织与第二毛细组织局部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或连接。盖板上有若干第一开孔及与第一开孔数量相等的第二开孔,第一开孔处覆盖有第二毛细组织,第二开孔处无第二毛细组织,从而使第二开孔与腔室贯穿。管体的数量与第一开孔的数量相等,该管体具有两端口,分别连通一第一开孔和一第二开孔。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具有散热能力大,散热效率高,简单可靠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力电子设备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风冷散热装置以简单、可靠、价低等优势,在电力电子散热领域应用广泛。但是随着大数据、AI、物联网等产业的快速发展,硬件集成电路的功耗越来越大,发热量和热流密度也越来越大。传统的风冷散热装置如热管散热器和均温板的散热能力越来越难以满足需求。热管的传热能力小,且与热源的有效接触面积小。均温板与热源的有效接触面积大,但是其冷凝面积难以扩展,导致其散热量也很有限。业界也有将均温板与热管结合在一起使用的情况,但是工艺困难,且由于热管内的液态工质依靠重力回流并与汽态工质流动方向相反,造成液膜在热管管壁聚集,换热效率较差。因此,目前电子设备亟需一种更高效可靠的散热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当前电力电子设备散热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散热装置,能够克服均温板和热管的技术缺陷,具有散热能力大、效率高、体积小、使用方便等优点,而且继承了风冷散热装置简单、可靠、价低的优点,为电力电子产品日益严峻的散热问题提供了更先进的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包括一盖板和一底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结合,内部构成一腔室;
第一毛细组织位于所述腔室内,且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第二毛细组织位于所述腔室内,且固定于所述盖板上,所述第一毛细组织与所述第二毛细组织局部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或连接;
所述盖板上有若干第一开孔及与所述第一开孔数量相等的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处覆盖有所述第二毛细组织,所述第二开孔处无所述第二毛细组织,从而使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腔室贯穿;
与所述第一开孔数量相等的管体,所述管体具有两端口,分别连通所述盖板上的一第一开孔和一第二开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毛细组织及所述第二毛细组织为丝网或泡沫金属或金属毡或纤维束或粉末多孔结构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复合结构,所述第一毛细组织与所述第二毛细组织为相同结构体或相异结构体。
可选地,所述第一毛细组织上有凹凸不平的图案或部分镂空。
可选地,所述腔室内有第三毛细组织,所述第三毛细组织分别与所述第一毛细组织和所述第二毛细组织接触或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一毛细组织和所述第二毛细组织间接接触或连接,所述第三毛细组织为丝网或泡沫金属或金属毡或纤维束或粉末多孔结构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复合结构。
可选地,所述管体内表面光滑或具有微肋结构。
可选地,所述管体为圆管或扁管或微通道管或部分为圆管部分为扁管的管体。
可选地,所述管体内在靠近所述上盖的所述第一开孔侧,还具有条形体,所述条形体与该第一开孔处的所述第二毛细组织接触或连接。
可选地,所述条形体为实体结构或毛细结构或实体结构与毛细结构的结合。
可选地,所述管体的外表面敷设有第一散热鳍片组,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组为一组或多组鳍片。
可选地,所述盖板的外表面设有肋片或第二散热鳍片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巽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巽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554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口腔牙髓护理消毒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中药饮片盐炙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