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泡茶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55880.1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94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德化上古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5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泡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泡茶杯,包括杯身,所述杯身的中腰部设有凹槽,杯身的外侧安装感温防烫环;所述的感温防烫环套装在杯身中腰部的凹槽上;所述杯身上端口的内壁处设有止口台,并通过止口台安装茶隔盖;所述茶隔盖包括环形卡盘和连接在环形卡盘下端的斜面分隔体;所述环形卡盘的两侧设有大小不同的内凹面,并通过大小不同的内凹面与环形卡盘之间形成小出水口和大出水口;在所述的环形卡盘的外边沿开设一圈卡槽,并通过卡槽安装硅胶圈;所述的斜面分隔体设置在杯身的腔体内,并将杯身分隔为腔体A和腔体B。本新型泡茶杯,通过分体茶仓设置有效过滤茶叶,具有防烫和温度提示警示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泡茶杯。
背景技术
泡茶杯起到饮水、泡茶作用。传统泡茶杯,全陶瓷结构使用时容易烫手且结构单一不利于茶叶过滤。另外,传统泡茶杯,使用无法起到温度提醒作用,不利于使用者感知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泡茶杯,通过分体茶仓设置有效过滤茶叶,具有防烫和温度提示警示作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泡茶杯,包括杯身,所述杯身的中腰部设有凹槽,杯身的外侧安装感温防烫环;所述的感温防烫环套装在杯身中腰部的凹槽上;所述杯身上端口的内壁处设有止口台,并通过止口台安装茶隔盖;所述茶隔盖包括环形卡盘和连接在环形卡盘下端的斜面分隔体;所述环形卡盘的两侧设有大小不同的内凹面,并通过大小不同的内凹面与环形卡盘之间形成小出水口和大出水口;在所述的环形卡盘的外边沿开设一圈卡槽,并通过卡槽安装硅胶圈;所述的斜面分隔体设置在杯身的腔体内,并将杯身分隔为腔体A和腔体B。
优选的,所述茶隔盖下嵌在杯身内,并由止口台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茶隔盖与杯身之间可拆卸安装。
优选的,所述斜面分隔体上均布有贯通的引水小孔。
优选的,所述感温防烫环为一种在硅胶原材料中添加温变颜料粉后制成的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新型泡茶杯,在杯身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装配感温防烫环,在单温度高于一定值时感温防烫环会发生颜色变化,当温度降至一定值时感温防烫环恢复原有颜色,从而起到防烫和温度提示作用。
2、本新型泡茶杯,茶隔盖通过硅胶圈在杯身上的止口台进行紧密连接;茶隔盖下方设有一个斜度的斜面分隔体,当盖上盖子时,茶隔盖通过斜面分隔体将杯身内腔分割成腔体A和腔体B;在茶隔盖上还设有小出水口和大出水口,当在腔体A内装入茶叶并注水后,从小出水口方向饮用,斜面分隔体可以有效的过滤茶叶;当在腔体B装入茶叶并注水后,从大出水口方向饮用,斜面分隔体可以有效的过滤茶叶;从而实现分体茶仓有效过滤茶叶,并具有拆卸清洗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茶隔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茶隔盖;101、环形卡盘;102、斜面分隔体;103、小出水口;104、大出水口;105、卡槽;106、硅胶圈;107、引水小孔;3、杯身;301、凹槽;302、止口台;303、腔体A;304、腔体B;4、感温防烫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德化上古陶瓷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德化上古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558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