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型化电梯井道施工操作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56167.9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38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侯振;张皓;缪泽锟;雷德兰;杨家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20 | 分类号: | E04G3/20 |
代理公司: | 云南律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9 | 代理人: | 谢乔良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型 电梯 井道 施工 操作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定型化电梯井道施工操作平台,包括操作平台架体、防护栏杆、底板,防护栏杆与操作平台架体外侧可拆卸垂直固定连接,底板满铺于操作平台架体顶面,操作平台架体包括钢结构框架、膨胀螺钉固定板、侧面牛腿柱、立面牛腿柱,膨胀螺钉固定板设有连接孔且固定于钢结构框架的尾部侧面,钢结构框架底部近内侧和前端处垂直设有侧面牛腿柱,立面牛腿柱水平设于钢结构框架前端。本实用新型通过立面牛腿抵住剪力墙已成型的电梯井道内的剪力墙,侧面牛腿抵住结构梁,尾部用膨胀螺钉固定于结构楼板,形成稳固可靠的隔墙砌体的砌筑等操作平台;而防护栏杆与操作平台架体可拆卸固定连接,便于通过施工电梯运输并且可在任意楼层安装、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安全稳固、拆装快捷的定型化电梯井道施工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在电梯井道的施工中,通常采用搭建钢管脚手架的方式作为施工操作平台。但对于在主体施工时未搭设钢管脚手架的电梯井道,搭设和拆除均需耗费大量人工,施工周期较长;且需要使用大量脚手架钢管,造成脚手架钢管周转周期较长,使用成本较高;此外,对搭设超过一定高度的钢管脚手架,需要采用钢管脚手架加井道中预设的型钢形成卸载搭设的方式,不仅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而且也需要事先在井道中预设型钢才能实现。因此,传统搭建钢管脚手架作为施工操作平台对安全管理、工期控制和成本控制均不利。
为此,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在井道浇铸时预留孔洞,后期通过连接杆伸入预留的孔洞内形成支撑来作为操作平台,虽然避免了搭建钢管脚手架的不足,但孔洞过多会影响主体的结构强度,而较少的孔洞又会造成支撑可靠性不足;而且还存在分离件现场组装的结构形式拆装效率较低,而整体式结构虽然拆装较为高效,但较大的结构难以从剪力墙已浇筑成型的狭窄电梯井道内及门厅进出,且难以从各楼层间便捷的运输。另外,为了规避预留孔洞和运输不便、拆装效率低的问题,也有利用塔吊从井道内逐层整体上提流转使用的方式,为了保证整体提升的强度和安装的效率,此类操作平台一般采用整体固定式结构,使用完成后(即施工到顶层的时候),操作平台无法从电梯井道一侧门厅内取出,而只能从电梯井道的顶端取出,但电梯间的施工机房层楼板阻碍导致无法从井道顶端取出,只能是将操作平台切割为散件取出,造成使用成本较高,而且第一次安装时效率也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稳固、拆装快捷的定型化电梯井道施工操作平台。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操作平台架体、防护栏杆、底板,所述防护栏杆与操作平台架体的外侧可拆卸的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底板满铺于操作平台架体的顶面,所述操作平台架体包括钢结构框架、膨胀螺钉固定板、侧面牛腿柱、立面牛腿柱,所述膨胀螺钉固定板设置有连接孔且固定设置于钢结构框架的尾部侧面,所述钢结构框架的底部近内侧和前端处垂直固定设置有侧面牛腿柱,所述立面牛腿柱水平固定设置于钢结构框架的前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立面牛腿柱抵住剪力墙已成型的电梯井道内的剪力墙,侧面牛腿柱抵住结构梁,尾部用膨胀螺钉固定于结构楼板,形成稳固可靠的用于隔墙砌体砌筑和其它操作的操作平台,避免了预留孔洞造成主体结构强度降低的问题,安全性优于传统钢管脚手架;特别是在钢结构框架的外侧近前端设置锚环,既可作为斜拉钢丝绳锚环,工作时与主体结构拉结,作为操作平台的保险措施增加可靠性,而拆装时作为缆绳锚环,便于吊装。
2、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栏杆与操作平台架体可拆卸的固定连接的两部分结构,即能方便的进出剪力墙已浇筑成型的狭窄电梯井道内及门厅,且便于通过施工电梯在任意楼层运输以重复使用,并且整体式两部分拆卸式结构安装和拆卸便捷,在保证安全的同时避免从电梯井道底部架设的钢管脚手架的费工、费时和费料的问题,大大节约了工期及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之操作平台架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561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音房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侧面柱碰撞试验的飞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