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芯管收卷成品打捆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56417.9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2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夏杰;李爱林;王本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佳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28 | 分类号: | B65H54/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张荣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芯管收卷 成品 打捆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硅芯管收卷成品打捆辅助装置,其将物料管由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中间穿过,通过滑道和支撑柱配合,调整物料管的位置,使物料管的位置得到固定,提高物料管的卷集效果;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电机、固定座和卷线轮,第一支撑板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相连接,第二支撑板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滑动连接,电机的底端通过固定座与第一支撑板的前端相连接,并且电机的后端贯穿第一支撑板与卷线轮的前端转动安装,卷线轮的后端与第二支撑板的前端转动安装;还包括滑道、支撑柱、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硅芯管收卷成品打捆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硅芯管收卷成品打捆辅助装置是一种用于硅芯管收卷成品打捆的辅助装置,其在机械加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硅芯管收卷成品打捆辅助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电机、固定座和卷线轮,第一支撑板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相连接,第二支撑板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滑动连接,电机的底端通过固定座与第一支撑板的前端相连接,并且电机的后端贯穿第一支撑板与卷线轮的前端啮合安装,卷线轮的后端与第二支撑板的前端转动安装;现有的硅芯管收卷成品打捆辅助装置使用时,首先将物料管的一端固定于卷线轮的表面,之后打开电机,使卷线轮转动,对物料管进行卷集,然后通过第二支撑板底端与底座的顶端的滑动,将第二支撑板取下,之后将卷线轮取出,然后将打捆线穿过卷线轮的缝隙,对物料管进行捆绑即可;现有的硅芯管收卷成品打捆辅助装置使用中发现,长时间卷集物料管,物料管的位置较容易偏移,导致物料管的卷集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物料管由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中间穿过,通过滑道和支撑柱配合,调整物料管的位置,使物料管的位置得到固定,提高物料管的卷集效果的硅芯管收卷成品打捆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硅芯管收卷成品打捆辅助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电机、固定座和卷线轮,第一支撑板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相连接,第二支撑板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滑动连接,电机的底端通过固定座与第一支撑板的前端相连接,并且电机的后端贯穿第一支撑板与卷线轮的前端转动安装,卷线轮的后端与第二支撑板的前端转动安装;还包括滑道、支撑柱、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滑道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相连接,支撑柱的底端与滑道的顶端滑动安装,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底端均与支撑柱的顶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硅芯管收卷成品打捆辅助装置,还包括减速机,减速机的后端与第一支撑板的前端相连接,减速机的前端与固定座的后端相连接,并且减速机的后端设置有输出轴与卷线轮啮合安装,减速机的前端设置有输入轴与电机的后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硅芯管收卷成品打捆辅助装置,还包括第一轮子、第二轮子、第三轮子和第四轮子,第一轮子、第二轮子、第三轮子和第四轮子的顶端均与底座的底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硅芯管收卷成品打捆辅助装置,还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和第四转动轴,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和第四转动轴的顶端均与底座的底端相连接,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和第四转动轴的底端分别与第一轮子、第二轮子、第三轮子和第四轮子的顶端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硅芯管收卷成品打捆辅助装置,还包括第三支撑板、灯座和照明灯,第三支撑板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相连接,照明灯的右端通过灯座与第三支撑板的左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硅芯管收卷成品打捆辅助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左端均与底座的右端相连接,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的左端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右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硅芯管收卷成品打捆辅助装置,还包括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的后端与第一支架的前端相连接,并且控制面板的前端设置有急停按键和多组控制按键,控制面板的内部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面板内部的控制装置分别与电机和照明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佳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佳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564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吸科康复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硅芯管加工成品缠绕收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