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工位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58615.9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38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宗建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曼特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姜艳华 |
地址: | 22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工位 壳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工位壳体,涉及电路器件保护技术领域,本装置壳体具有电路器件安装方便的优点,包括壳体本体,壳体为分体式壳体,上、下壳体两侧均设置有翻边,两侧的翻边分别设置了定位部件以及锁紧部件,所述定位部件包括设置在上翻边的定位柱,设置在下翻边的定位孔,定位柱插入定位孔内,完成上下壳体的限位固定;锁紧部件包括夹持部,锁紧部以及连接部,夹持部为一夹块,夹块的下端为连接部,夹块上端设置有锁紧部,锁紧部包括螺杆,螺杆顶部的摇动手轮,螺杆尾部的夹持板,夹块顶部设置了螺纹孔,螺杆穿设在螺纹孔内,摇动手轮,完成螺杆下降,将上下翻边压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元件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工位壳体。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电网特高压线路的发展建设,对电力设备稳定运行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电力发电、输电、变电的重要设备—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具有占地面积小,易于维护检修,结构紧凑,运行可靠性高等优点,但也面临着发热损耗难以全面预见与监测,电流密度过大,涡流损耗大等难题。
故,人们想出设计一种放置GIS组合电器的三工位壳体,通过将三工位壳体进行密封,同时,在内部填充氮气等保护气体,做到保护电器元件的目的。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三工位壳体的管道一般都是无缝管,通过铸造或者锻造成型的,具有较强的强度以及较好的密封性,但是,由于部分电器元件较大以及较重,在将元器件放置在壳体内会与壳体表面产生磕碰,严重损坏电器元件,故,需要开发一种分体式的三工位壳体,方便将电器元件放入至壳体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三工位壳体,能够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三工位壳体,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壳体为分体式壳体,分为上壳体以及下壳体,上、下壳体两侧均设置有翻边,两侧的翻边分别设置了定位部件以及锁紧部件,所述定位部件包括设置在上翻边的定位柱,设置在下翻边的定位孔,定位柱插入定位孔内,完成上下壳体的限位固定;
锁紧部件包括夹持部,锁紧部以及连接部,其中夹持部为一夹块,夹块的下端为连接部,连接部设置有销轴以及销孔,销轴以及销孔配合固定至下翻边上,夹块上端设置有锁紧部,锁紧部包括螺杆,螺杆顶部的摇动手轮,螺杆尾部的夹持板,夹块顶部设置了螺纹孔,螺杆穿设在螺纹孔内,摇动手轮,完成螺杆下降,将上下翻边压实。
优选的,上下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密封块以及密封槽,密封块为氟橡胶块,氟橡胶块胶粘固定至上壳体的侧边,氟橡胶块压入密封槽内。
优选的,夹持板上还设置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壳体侧边上设置有支座,支座上设置有连接用螺纹孔。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原本一体式的三工位壳体设计成分体式的三工位壳体,在壳体的两侧设置突出壳体外沿的翻边,翻边用于壳体之间的限位以及密封,同时,密封用的锁紧部件采用转动式的夹块,夹块上设置了可调节的螺杆,通过螺杆下压,将上下壳体压紧实,完成三工位上下壳体的固定,具有壳体的安装打开方便,对于不容易放置的电器元件的安装更为方便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三工位壳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上壳体;12、上翻边;121、定位柱;13、下壳体;14、下翻边;141、定位孔;2、支座;3、密封块;4、密封槽;5、夹持部件;51、销轴;52、螺杆;53、手轮;54、夹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曼特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曼特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586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驱动磨刀电机的驱动器外壳结构
- 下一篇:一种医院新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