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系统蓄电池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60861.8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79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丰;廖助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华天电力自动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9 | 分类号: | G01R31/389;G01R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系统 蓄电池 测试仪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测试仪技术领域,具体为直流系统蓄电池测试仪,包括智能蓄电池内阻测试仪,智能蓄电池内阻测试仪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的表面开设有放置槽,连接架的表面开设有收线槽,收线槽的表面设置有绕线架,智能蓄电池内阻测试仪的表面开设有线槽,放置槽的内部对接有塞板;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蓄电池内阻测试仪背板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架,连接架内部可供存放线钳,且连接架与智能蓄电池内阻测试仪之间空隙便于对机体散热,且连接架底部倾斜面可对智能蓄电池内阻测试仪倾斜支撑,方便智能蓄电池内阻测试仪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测试仪技术领域,具体为直流系统蓄电池测试仪。
背景技术
电池内阻测试仪是用于测量电池内部阻抗和电池酸化薄膜破损程度的仪器,是对被测对象施加1KHz交流信号,通过测量其交流压降而获得其内阻;
现有技术中,智能蓄电池内阻测试仪需要配合线钳一同工作,将线钳的导线端部插头与智能蓄电池内阻测试仪连接后使用,但是线钳使用后通常单独放置,不仅易造成两个线钳线体缠绕凌乱,且线钳不与智能蓄电池内阻测试仪配套放置存在丢失风险;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直流系统蓄电池测试仪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直流系统蓄电池测试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直流系统蓄电池测试仪,包括智能蓄电池内阻测试仪,所述智能蓄电池内阻测试仪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表面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表面开设有放置槽,连接架的表面开设有收线槽,所述收线槽的表面设置有绕线架,智能蓄电池内阻测试仪的表面开设有线槽,放置槽的内部对接有塞板,所述塞板连接在封板的底面,所述封板的表面设置有耳板,所述耳板的表面插接有插头,所述插头的外侧套设有拉伸弹簧,连接架的表面开设有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呈圆形主体结构,连接柱设置有四个,四个连接柱呈方形排列分布,连接架呈直角梯形柱体结构,连接架的倾斜面的表面设置有阻尼垫。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呈方形柱体结构,收线槽呈方形柱体结构,放置槽设置有两个,两个放置槽关于收线槽对称分布,线槽连通放置槽和收线槽,绕线架呈“T”字形板状结构,绕线架设置有两个,两个绕线架呈上下排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塞板呈台形结构,封板呈方形板状结构,耳板呈“L”形板状结构,耳板设置有两个,两个耳板关于封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插头呈“T”字形柱体结构,拉伸弹簧固定在耳板与插头的端部板面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蓄电池内阻测试仪背板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架,连接架内部可供存放线钳,且连接架与智能蓄电池内阻测试仪之间空隙便于对机体散热,且连接架底部倾斜面可对智能蓄电池内阻测试仪倾斜支撑,方便智能蓄电池内阻测试仪使用;
2.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蓄电池内阻测试仪背部的连接架上开设绕线槽并安装绕线架,存放在放置槽内部的线钳的线体绕过线槽后缠绕在绕线架收放,避免线体相互缠绕,且借助封板配合塞板对放置槽封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智能蓄电池内阻测试仪1、连接柱2、连接架3、放置槽4、收线槽5、绕线架6、线槽7、塞板8、封板9、耳板10、插头11、定位孔12、拉伸弹簧13、阻尼垫14。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华天电力自动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市华天电力自动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608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机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测试仪
- 下一篇:一种用于木工加工的木材边抛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