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传感器及触摸屏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60879.8 | 申请日: | 202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5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威云;宋小来;李计考;王士敏;朱泽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周伟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触摸屏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传感器,包括第一金属网格层和n条第一引线,第一金属网格层内设有n个第一触控电极,第n条第一引线的长度大于第n‑1条第一引线的长度,第一触控电极对应的金属网格具有m个断点,m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且第n个第一触控电极内的断点数量少于第n‑1个第一触控电极内的断点数量;还提供了一种触摸屏。本申请提供的触控传感器及触摸屏通过在第一触控电极上开设m个断点来降低第一引线的长度对第一触控电极的触控信号的不利影响,从而无需改变第一引线的宽度即可使与驱动控制电路距离不同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的触控信号趋于一致,解决了触摸屏需要通过调整感应区外围的引线的宽度来调控触控电极的触控信号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触摸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触控传感器及触摸屏。
背景技术
在触摸屏的感应区外围的引线走线设计中,引线的线宽一般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引线的一端连接在感应区的触控电极上,引线的另一端连接在驱动控制电路(驱动IC)上,并且在感应区内布置有多个触控电极,多个触控电极与驱动控制电路之间的距离各不相同,这样就导致多条引线的线长不一致,而在大尺寸的触摸屏中不同线长的引线的电阻不一致,会导致多个触控电极的触控信号不一致。
目前,为了调控触控电极的触控信号,使多个触控电极的触控信号趋于一致,部分触摸屏生产商将不同线长的引线做成了不一样的线宽,即线长越长的引线,其线宽就越宽,线长越短的引线,其线宽就越窄,但是由于工艺限制,引线无法做到无限窄,那么只能在最窄标准的基础上,将线长越长的引线的线宽做得越宽,这样必然会导致所有引线的占用空间增大,造成触摸屏的边框的宽度增大,不利于提升触摸屏的屏占比。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传感器及触摸屏,包括但不限于解决触摸屏需要通过调整感应区外围的引线的宽度来调控触控电极的触控信号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传感器,包括第一金属网格层和n条第一引线,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层内设有n个第一触控电极,n为大于1的整数,n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n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过n条所述第一引线与驱动控制电路连接,第n条所述第一引线的长度大于第n-1条所述第一引线的长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对应的金属网格具有m个断点,m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且第n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内的断点数量少于第n-1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内的断点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触控传感器还包括第二金属网格层和n′条第二引线,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与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层正对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内设有n′个第二触控电极,n′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n′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通过n′条所述第二引线与驱动控制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第n′条所述第二引线的长度等于第n′-1条所述第二引线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断点集中分布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被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投影覆盖的区域外。
进一步地,所述断点分布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被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投影覆盖的区域外的集中度为75%~10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触控传感器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层和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之间。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触摸屏,包括上述触控传感器和驱动控制电路,所述触控传感器与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触摸屏还包括具有感应区的基板,所述触控传感器设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金属网格层和所述第二金属网格层设于所述感应区内,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分别从所述感应区内向所述感应区外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触摸屏为OGM、GFF、GF2、GG、IN-cell和ON-cell结构触摸屏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608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杏鲍菇培养用培育料的粉碎机构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样板检测用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