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椎间融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61909.7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65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孙陆;张靖;文晓宇;徐凯;卢腾;李昊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效荣;冯培培 |
地址: | 10008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椎间融合器,涉及机械加工领域。该椎间融合器包括:第一支撑部件和第二支撑部件;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为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件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适配的第二连接部;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件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这样,通过调整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件的状态,可以使得椎间融合器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是可变的,来适应椎间隙水平方向尺寸的变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椎间融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椎间融合器多为固定结构,在其植入后无法根据椎间隙水平方向的尺寸大小做相应变化,进而会出现松动等问题。并且由于现有的椎间融合器的体积大,在其植入过程所造成的创伤也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椎间融合器,能够解决现有椎间融合器无法适应椎间隙水平方向尺寸的变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椎间融合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椎间融合器包括:第一支撑部件和第二支撑部件;
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为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件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适配的第二连接部;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件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件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撑部件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撑部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铰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上设置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连通,所述第二支撑部件插装在所述第三安装孔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上设置有夹持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用于植入碎骨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上也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用于植入碎骨的第三凹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第三支撑件;
所述第三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三支撑件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所述第一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的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螺纹孔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为销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上设置有台阶面,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台阶面上,当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时,所述台阶面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的一侧面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包括:
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上设置有第四安装孔;
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上,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设置有与所述第四安装孔相适配的第五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撑组件通过所述第四安装孔和所述第五安装孔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设置有第五连接部,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五连接部相适配的第六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通过所述第五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第六连接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上述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619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