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生长环及生物膜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62374.5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8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耿冰;刘辛悦;王圣;俞磊;王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F16L5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国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74 | 代理人: | 潘建玲 |
地址: | 20008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生长 生物膜 采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生长环及生物膜采集装置,所述装置呈由两个相同的半圆形管道(1)固定连接组成的圆管状结构,两个半圆形管道(1)相对的管道边缘设有相对应的管道固接部件(2),以通过所述管道固接部件(2)固接,并于所述两个半圆形管道(1)结合处设置半圆形管道垫片(3),所述装置的两端还设置管道端口法兰(4)。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道生长环及生物膜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的管网供水过程中,管网腐蚀老化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而管网的老化以及腐蚀往往会在管道内部形成生长环以及生物膜等衍生产物,这些管网运行后的衍生产物会严重地影响管道水质,生长环的增长也会降低管道口径减少过水断面增加能耗,因此如何有效的监控这些风险点,采集数据量化其变化机理成为供水行业关注的焦点。
目前,一般通过截管采集数据以察看管道内部生长环以及生物膜的产生情况,但是由于管道长期埋藏在地下,如果通过截管采集数据,一是无法进行线性监控生长环及生物膜形成过程,二是施工不便且宜破坏样品,需要断管并水平切割采集样品,并重新放管以保障管网顺利运行。
因此急需一种装置解决上述采样不便问题,同时又能对单一管道生长环及生物膜的情况进行连续监测。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生长环及生物膜采集装置,以实现一种方便、高效且安装拆卸灵活的管道生长环及生物膜采集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管道生长环及生物膜采集装置,所述装置呈由两个相同的半圆形管道(1)固定连接组成的圆管状结构,所述两个相同的半圆形管道(1)相对的管道边缘设有相对应的管道固接部件(2),以通过所述管道固接部件(2)固接形成所述圆管状结构,于所述两个相同的半圆形管道(1)结合处设置半圆形管道垫片(3),所述装置的两端还设置管道端口法兰(4)。
优选地,所述管道端口法兰(4)与半形管道(1)的内部直径的差值为其管道边缘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管道固接部件(2)包括若干用于固接的孔,以便通过螺栓和螺母将所述两个相同的半圆形管道(1)固接。
优选地,所述管道端口法兰(4)上设有用于固接的法兰固接部件(6)。
优选地,所述法兰固接部件(6)包括若干用于固接的孔,以便于通过螺栓和螺母将所述装置作为一段管段安装在实际管道中或所述装置之间的固接。
优选地,所述装置之间通过所述管道端口法兰(4)、法兰连接垫片(5)和所述法兰固件部件(6)进行固接组合。
优选地,所述半圆形管道垫片(3)、法兰连接垫片(5)采用防水橡胶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由两个相同的半圆形管道(1)固定连接组成的圆管状结构内径与实际连接管道的内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管道端口法兰(4)与实际连接管道的法兰直径、材质及孔洞大小保持一致。
优选地,所述装置的材质与连接的实际管道的管材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生长环及生物膜采集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批量化生产简单经济,同时易于安装。
(2)本实用新型对于管道生长环和生物膜有很好的连续采集效果,例如可以每次从管道上拆卸下来检测部分生物膜以后,再安装回管道,然后过段时间再重新检测。
(3)本实用新型对整个管网的正常运行不产生任何消极作用,在通水运行中完全可以视作一根单一管道。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623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温状态下电子系统运行保护装置
- 下一篇:高压断路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