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接触式护理人员手部清洗消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62379.8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00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焦仙;姚春玲;贾立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仙;姚春玲;贾立娟 |
主分类号: | A61M35/00 | 分类号: | A61M3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王如意 |
地址: | 55600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护理人员 清洗 消毒 装置 | ||
一种无接触式护理人员手部清洗消毒装置,包括壳体、消毒液存放盒、空心转动管、旋转接头、喷淋管、从动齿轮、驱动齿轮、微型高压水泵、进水软管、隔板,前侧为废液收集腔,后侧为新液存放腔,进水软管下端与新液存放腔底部连通,消毒腔下端通过排水软管与废液收集腔顶部连通,手部消毒开口上端边沿设置有朝向下方的红外线感应器,红外线感应器与电器腔内固定的电路板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电路板的控制端分别与减速电机和微型高压水泵电连接,充电电池与电路板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仅杀菌消毒效率高,便于更换消毒液,而且实现了对手部无接触式全面杀菌消毒,对手部杀菌消毒更全面彻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无接触式护理人员手部清洗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医院感染是当前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威胁着患者的健康生命,而且直接影响医疗质量,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和病残率增加的杀手,并消耗了有限的医疗资源。如何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已成为医院急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手是作为各种病菌传播的媒介,在医院感染传播途径中,医务人员的手由于频繁接触患者而污染严重,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由医护人员的手传播的病原菌所致感染占医院感染发生率约30%,而手卫生消毒是一种最基本、最简便、最可行的重要措施,它能有效预防与控制病原体的传播。当前主要影响手卫生消毒的因素,可归纳为洗手设施和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特别是洗手设施,一般采用水龙头清洗,再用消毒液进行喷手消毒,但是这样消毒时间短,难以彻底有效地消毒,而且在使用消毒液时,消毒液的容器外部也会有细菌,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结合实践经验,并经过不断改进,特提供一种无接触式护理人员手部清洗消毒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接触式护理人员手部清洗消毒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底部的抽拉式消毒液存放盒,壳体的前侧设置有带有手部消毒开口的消毒腔,壳体的后侧则为电器腔,抽拉式消毒液存放盒位于电器腔下方,水平的空心转动管贯穿消毒腔和电器腔的侧壁,空心转动管的一端端面位于电器腔内,且套有旋转接头,空心转动管的另一端端面固定有C字形的喷淋管,且喷淋管的喷孔相对,电器腔内的空心转动管外侧壁固定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减速电机的驱动齿轮相啮合,旋转接头的进水端与电器腔内固定的微型高压水泵的出水端连通,微型高压水泵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软管,消毒液存放盒顶部设置开口,且在中间部位固定有将消毒液存放盒分为前后两个大小相同区域的隔板,前侧为废液收集腔,后侧为新液存放腔,进水软管下端与新液存放腔底部连通,消毒腔下端通过排水软管与废液收集腔顶部连通,手部消毒开口上端边沿设置有朝向下方的红外线感应器,红外线感应器与电器腔内固定的电路板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电路板的控制端分别与减速电机和微型高压水泵电连接,充电电池与电路板电源输入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壳体的顶部固定有带孔的安装板。
进一步地,壳体的下端支撑毒液存放盒的部位固定有截面为三角形的加强板。
进一步地,消毒液存放盒的外侧面固定有拉手。
进一步地,空心转动管贯穿壳体的部位支撑有轴承,且在消毒腔的一侧套有密闭的橡胶密封圈。
进一步地,手部消毒开口的上下两端边沿分别固定有透明橡胶挡板。
进一步地,消毒腔的底部为斜面,且设置排水软管的一侧较低。
通过以上设置,将手从手部消毒开口伸入,红外线感应器感应到,此时控制微型高压水泵、减速电机同时工作,减速电机通过从动齿轮、驱动齿轮带动空心转动管转动,从而带动C字形的喷淋管转动,与此同时,微型高压水泵将新液存放腔内存放的未使用的消毒液抽至旋转接头,再经空心转动管、喷淋管,从每个喷孔喷出,实现旋转喷淋对手部进行全方位杀菌消毒,废液则通过排水软管流入到与新液存放腔隔开且相对密闭的废液收集腔内收集。本实用新型不仅杀菌消毒效率高,便于更换消毒液,而且实现了对手部无接触式全面杀菌消毒,对手部杀菌消毒更全面彻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仙;姚春玲;贾立娟,未经焦仙;姚春玲;贾立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623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的自动巡航系统
- 下一篇:自启停棒材传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