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软门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63473.5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27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岳磊;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迪智能环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5/22 | 分类号: | E04H15/22;E04H1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盐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软门帘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软门帘系统。包括钢缆网,卸扣,倒U型锚栓,钢筋混凝土地梁,外膜,外角钢,外锚栓,软门帘,内角钢,内锚栓等。外部钢缆网通过卸扣连接倒U型锚栓,倒U型锚栓预埋在钢筋混凝土地梁,钢缆网包裹外膜,外膜用外角钢压住,通过外锚栓锚固在钢筋混凝土地梁上,外膜内侧焊接软门帘,软门帘用内角钢压住,通过内锚栓锚固在钢筋混凝土地梁上。在气膜汽车通道处,钢缆气膜与通道有相贯线连接锚固。此处气膜有修剪缺口,在风荷载下容易变形撕破。为了避免撕破后产生漏气破坏,增加内置软门帘系统,当外膜破损,内置软门帘依然可以密闭气膜,不会漏气。内置软门帘系统也不会影响钢缆网的分布和受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膜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软门帘系统。
背景技术
充气膜结构具有造价低廉、工期短、方便安装拆迁、跨度大、空间利用好、节能环保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运动场、展览馆、等大空间、大跨度的民用建筑。但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在气膜汽车通道处,气膜有修剪缺口,在风荷载下容易变形撕破。产生漏气破坏,一般外置软门帘系统会破坏钢缆网的分布和受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气膜建筑,在气膜汽车通道处,气膜有修剪缺口,气膜容易变形撕破,一般外置软门帘会破坏钢缆网的分布和受力的缺陷,提出一种内置软门帘系统。当外膜破损,内置软门帘依然可以密闭气膜,不会漏气,同时内置软门帘系统也不会影响钢缆网的分布和受力。
外部钢缆网通过卸扣连接倒U型锚栓,倒U型锚栓预埋在钢筋混凝土地梁,钢缆网包裹外膜,外膜用外角钢压住,通过外锚栓锚固在钢筋混凝土地梁上,外膜内侧焊接软门帘,软门帘用内角钢压住,通过内锚栓锚固在钢筋混凝土地梁上。当外膜破损,内置软门帘依然可以密闭气膜,不会漏气。内置软门帘系统也不会影响钢缆网的分布和受力。
为达到以上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包括钢缆,卸扣,倒U型锚栓,钢筋混凝土地梁,外膜,外角钢,外锚栓,软门帘,内角钢,内锚栓等。
所述钢缆连接卸扣,卸扣连接倒U型锚栓,倒U型锚栓预先埋入钢筋混凝土地梁。钢缆把气膜荷载传递给卸扣、倒U型锚栓、钢筋混凝土地梁、最终传给基础。
所述外膜密封不漏气,被外角钢压住,穿过外锚栓,密封锚固在钢筋混凝土地梁上。
所述软门帘密封不漏气,被内角钢压住,穿过内锚栓,密封锚固在钢筋混凝土地梁上,形成内置软门帘系统。
传统的软门帘外鼓,钢缆必须断开避让软门帘,钢缆改变传力路径,改变锚固连接方式。而新型内置软门帘系统不影响钢缆的布置锚固受力,更好保护气膜结构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内置软门帘系统剖面图;
附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内置软门帘系统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内置软门帘系统。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所述内置软门帘系统包括包括钢缆10,卸扣20,倒U型锚栓30,钢筋混凝土地梁40,外膜50,外角钢60,外锚栓70,软门帘80,内角钢90,内锚栓100等。钢缆10连接卸扣20,卸扣20连接倒U型锚栓30,倒U型锚栓30预先埋入钢筋混凝土地梁40。外膜50被外角钢60压住,穿过外锚栓70,密封锚固在钢筋混凝土地梁40。软门帘80被内角钢90压住,穿过内锚栓100,密封锚固在钢筋混凝土地梁40,形成内置软门帘系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迪智能环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启迪智能环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634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