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全烃气体分析仪采样收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63843.5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3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斌;马超;邓贻军;程子锐;熊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敢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G01N1/24 |
代理公司: | 湖北天领艾匹律师事务所 42252 | 代理人: | 程明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气体 分析 采样 收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全烃气体分析仪采样收集器,属于红外全烃气体分析仪技术领域,其包括红外全烃气体分析仪本体,所述红外全烃气体分析仪本体的的背面与连接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连接管卡接在支撑架内壁的下表面,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卡接有三个收集筒,最上方所述收集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绳索,两个所述绳索均缠绕在驱动装置外。该红外全烃气体分析仪采样收集器,通过设置双轴电机、绳索、卷盘、转把、转轴、绳盘和拉绳,从而使得本装置不需要人们往复多次对不同高度的气体进行采集,简化了人们的操作过程,并且提高了气体采集的效率,从而方便了人们的使用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红外全烃气体分析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外全烃气体分析仪采样收集器。
背景技术
在使用红外全烃气体分析仪对全烃气体进行红外分析之前,往往需要使用到采样收集器对全烃气体进行收集,但是普通的红外全烃气体分析仪单次只能对单个部位的气体进行采集,当需要对多个高度的气体进行采集分析时,往往需要进行多次采集,较为麻烦,使得采集效率较低,从而不便于人们使用,因此,需要一种可多个位置多层采集的红外全烃气体分析仪采样收集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全烃气体分析仪采样收集器,解决了普通的红外全烃气体分析仪单次只能对单个部位的气体进行采集,当需要对多个高度的气体进行采集分析时,往往需要进行多次采集,较为麻烦,使得采集效率较低,从而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全烃气体分析仪采样收集器,包括红外全烃气体分析仪本体,所述红外全烃气体分析仪本体的的背面与连接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连接管卡接在支撑架内壁的下表面,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卡接有三个收集筒,最上方所述收集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绳索,两个所述绳索均缠绕在驱动装置外,三个所述收集筒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拉绳,两个所述拉绳分别缠绕在两个绳盘外,两个所述绳盘内卡接有同一个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轴承,所述轴承卡接在壳体内壁的背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固定连接在支撑架的上表面,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外均固定连接有卷盘,两个所述绳索分别缠绕在两个卷盘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管为弹性软管,所述连接管的左右两侧面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导通头,最下方所述收集筒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负重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轴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的正面通过弹簧与滑套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套和弹簧均套接在滑杆外,所述滑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把,所述滑杆和滑套的形状均设置为矩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的背面开设有若干个凹槽,其中两个所述凹槽内均设置有卡杆,两个所述卡杆固定连接在滑套的正面,所述壳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红外全烃气体分析仪本体包括H2S电化学传感器、激光CH4传感器、热导H2传感器、红外C2+传感器、微控制器、RS232、7寸电容触摸屏、真空泵和4-20mA输出模块。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敢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敢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638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