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65254.0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72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星星 |
主分类号: | E02D5/66 | 分类号: | E02D5/66;E02D5/38;E02D15/04;E02D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刘娟 |
地址: | 746000 甘肃省陇***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混凝土 浇筑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系统,涉及水下钻孔灌注桩领域。包括护筒、钻孔装置、浇灌管、气体发生装置和电气柜,所述护筒配合有端盖,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的一端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和浇灌管的一端均从端盖伸入护筒内。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系统的工作原理为:通过端盖将护筒和桩孔密封,通过空气压缩机将外部的空气压入桩孔中,进而可将桩孔内的水沿浇灌管压出,并通过气压替代水压,避免桩孔坍塌,当护筒和桩孔内的水排空后,可通过浇灌管将混凝土浇灌至桩孔内,相对于水下浇灌,利于混凝土成型,极大提升了成桩质量和成桩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钻孔灌注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涌现出了大量跨江/河大桥、跨海大桥、沿江/河公路、沿海公路以及一系列水上(江/河上或海上)观景平台等工程项目,各类桩基础(特别是水下钻孔灌注桩基础)为上述工程的顺利建设和正常运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现有水下桩的工艺流程为:搭设工作台-护筒埋设-钻孔-混凝土浇灌,在深度值较大的孔中成桩时,为避免孔位不坍塌,一般不抽取孔内的液体,而是在水中进行混凝土浇灌;但是在水中进行混凝土浇灌,桩体质量差、问题多,且成桩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在水中进行混凝土浇灌,桩体质量差、问题多,且成桩率低的问题。
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系统,包括护筒、钻孔装置、浇灌管、气体发生装置和电气柜,所述护筒配合有端盖,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的一端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和浇灌管的一端均从端盖伸入护筒内。
优选地,所述钻孔装置包括钻头座、旋转电机、传动杆和钻头,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旋转电机连接,另一端与钻头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护筒的端部上设置有气压传感器,所述输气管内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气压传感器和第一电磁阀均与电气柜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气压控制器、排气管和位于排气管内的第二电磁阀,所述气压控制器和第二电磁阀均与电气柜连接。
优选地,所述端盖采用硅橡胶材料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系统通过护筒进行桩孔定位,通过钻孔装置完成桩孔开设,将钻头升起,通过端盖将护筒和桩孔密封,通过空气压缩机将外部的空气压入桩孔中,进而可将桩孔内的水沿浇灌管压出,并通过气压替代水压,避免桩孔坍塌,当护筒和桩孔内的水排空后,可通过浇灌管将混凝土浇灌至桩孔内,相对于水下浇灌,利于混凝土成型,极大提升了成桩质量和成桩率。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系统在钻孔完成后,桩孔内的液体为泥浆,可通过气体将泥浆直接通过浇灌管排出,清孔效果更好;另外在混凝土浇灌的过程中,可通过空气压缩机将外部空气导入,对混凝土进行多次压实,进一步的提升桩体的质量,相对于现在的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不仅仅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且具有流程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系统通过气压传感器和第一电磁阀的设置,使技术人员可通过气压传感器时刻了解桩孔内的气压情况,并可通过调节第一电磁阀的开合程度和空气压缩机的功率,对气压进行适配。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系统通过气压控制器和第二电磁阀的设置,使用户可通过电气柜设置气压阈值,并使桩孔内处于恒压状态,减少人工干涉,进而提升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星星,未经杨星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652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