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氢能产业的大数据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65337.X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41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海明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C25B1/04;C25B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产业 数据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氢能产业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氢能产业的大数据平台,包括大数据平台、可再生能源设备、可再生能源水电解制氢设备、氢气存储设备、氢气运输设备、长管拖车充装设备、加氢站、整流变压设备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可再生能源设备、可再生能源水电解制氢设备、氢气存储设备、氢气运输设备、长管拖车充装设备、加氢站、整流变压设备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分别与大数据平台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可扩展性高,第三方氢能站点易访问,高成本效益,高精准性,具有人工智能功能,可以实时监控能源消耗、制氢过程、储存状态、生产日志和警报,还可以为氢能网络内设备的运行提供最先进的算法,根据历史运行数据和故障生成维护计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氢能产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氢能产业的大数据平台。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开发新能源迫在眉睫,原因是所用的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石油气均属不可再生资源,地球上存量有限,而人类生存又时刻离不开能源,所以必须寻找新的能源,随着化石燃料耗量的日益增加,其储量日益减少,终有一天这些资源、能源将要枯竭,这就迫切需要寻找一种不依赖化石燃料的储量丰富的新的含能体能源。氢正是这样一种在常规能源危机的出现和开发新的二次能源的同时,人们期待的新的二次能源;
以氢能基础的供能系统因其转换效率高、环境友好而逐渐被关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普及以氢能为基础的氢能网络是未来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为氢能系统提供了技术可行性的借鉴。当前智能电网技术与燃料电池、制氢加氢站等氢能系统的结合,为实现氢能系统快速部署、实时监控等功能提供更优解决方案。随着大数据和云服务的快速发展,有必要进一步促进大数据平台在氢能产业的应用和普及,实现氢能系统合理高效部署、资源分配、数据采集分析、实时监测和调整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氢能产业的大数据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氢能产业的大数据平台,包括大数据平台、可再生能源设备、可再生能源水电解制氢设备、氢气存储设备、氢气运输设备、长管拖车充装设备、加氢站、整流变压设备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所述可再生能源设备、可再生能源水电解制氢设备、氢气存储设备、氢气运输设备、长管拖车充装设备、加氢站、整流变压设备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分别与大数据平台电性连接。
优选的,大数据平台内置工业级工程开发的软件。
优选的,所述大数据平台与可再生能源水电解制氢设备通过不同的通讯协议连接,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对运行设备进行反馈和调整,同时接收并处理不同的通讯协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可扩展性高,第三方氢能站点易访问,高成本效益,高精准性,和具有人工智能功能;
2、实时监控能源消耗、制氢过程、储存状态、生产日志和警报;
3、为氢能网络内设备的运行提供最先进的算法,根据历史运行数据和故障生成维护计划;
4、通过对氢需求的多标准分析,提高氢供应链的弹性和效率;
5、可授权计算需求较低的远程用户执行随时可用的文件,并支持对授权用户的行为进行图形和数字跟踪。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大数据平台在氢能产业的应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海明,未经李海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653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自治互联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光纤USB高速传输线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