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茶海及具有该茶海的出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66361.5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5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廖世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德化县家福瓷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12 | 分类号: | A47G19/1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彭龙 |
地址: | 362599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具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改进型茶海及具有该茶海的出液装置,包括茶海本体和形成在所述茶海本体上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远离所述茶海本体的一端形成有用于驱动碗本体转动出液的抵顶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驱动碗本体的转动动作更加简单方便,简化了碗本体的结构,降低了制造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改进型茶海及具有该茶海的出液装置。
背景技术
过滤碗转动连接在碗本体内,茶叶放置在过滤碗内冲泡,碗本体将茶汤倒出时,过滤碗在碗本体内在重力作用下保持朝上的状态。过滤碗在碗本体内摆动,增加了泡茶过程的趣味性。
现有过滤碗倒出茶汤时,通过茶海上的出液嘴与碗本体上的抵顶凹槽配合,出液嘴抵顶在抵顶凹槽上以驱动所述碗本体转动至出液位置,倒出的茶汤进入至茶海内进行承接。但是该装置需要在碗本体上设置抵顶凹槽,增加了碗本体的制造难度。由于出液嘴位于碗本体侧部,容易被碗本体本身挡住视线,出液嘴抵顶在抵顶凹槽上操作不够方便。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茶海及具有该茶海的出液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改进型茶海,其中,包括茶海本体和形成在所述茶海本体上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远离所述茶海本体的一端形成有用于驱动碗本体转动出液的抵顶端。
进一步,所述连接臂连接在所述茶海本体的内腔侧壁上。
进一步,所述抵顶端高于所述茶海本体上沿。
进一步,所述抵顶端为形成在所述连接臂末端的抵顶球。
进一步,所述茶海本体侧部形成有把手。
进一步,所述茶海本体上沿形成有与所述茶海本体内腔连通的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抵顶端下方。
进一步,所述茶海本体和连接臂采用瓷质材质一体成型而成。
一种出液装置,其中,包括底座和和可拆卸式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碗本体,还包括所述茶海,所述碗本体能够在所述底座上绕着水平轴转动;所述碗本体上形成有出液嘴;所述茶海本体上的抵顶端能够自上而下抵顶在所述出液嘴上以将所述碗本体转动切换至出液位置。
进一步,所述出液嘴在水平方向上的中心轴线与碗本体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
进一步,所述碗本体内可拆卸转动连接有过滤碗,所述碗本体的内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枢接部,所述过滤碗外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个与所述第一枢接部转动连接的第二枢接部;所述碗本体外侧壁水平设置有第三枢接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枢接部转动连接的第四枢接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改进型茶海及具有该茶海的出液装置,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使用时,连接臂上的抵顶端抵顶在碗本体上的出液嘴上,使得所述碗本体转动,流出的茶汤从连接臂两侧流过进入至茶海本体的内腔内。
二、由于所述抵顶部时自上而下抵顶在碗本体的出液嘴上,操作更加方便,无需在碗本体上设置抵顶凹槽,茶海能够适配不同的碗本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驱动碗本体的转动动作更加简单方便,简化了碗本体的结构,降低了制造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茶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茶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出液装置倒出茶汤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德化县家福瓷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德化县家福瓷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663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接料的蘑菇包破碎机
- 下一篇:一种管材折叠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