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管路总成气密验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66906.2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06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险峰;齐辉;李卫飞;李维鑫;翟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阔丹凌云汽车胶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8 | 分类号: | G01M3/08 |
代理公司: | 河北国维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37 | 代理人: | 谢茵 |
地址: | 0727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管路 总成 气密 验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管路总成气密验证装置,包括支架、多个夹紧组件以及多个气压表;其中,支架上设有多个夹紧支座,多个夹紧支座分别用于与汽车管路总成的各个出气管一一对应;夹紧支座的一端用于与出气管的管端卡接;多个夹紧组件分别设于各个夹紧支座的另一端,夹紧组件的夹紧端连接有气密接头,夹紧组件具有带动气密接头的进气端与出气管的管端抵压对接的夹紧状态,还具有带动气密接头的进气端与出气管的管端分离的放松状态;多个气压表分别设于支架上,且分别与多个气密接头的出气口通过软管对应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管路总成气密验证装置,汽车管路总成拆装方便,进行气密验证时能够一并检测管路堵塞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密验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管路总成气密验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管路总成生产完成后,按照汽车主机厂的生产要求,均需要对汽车管路总成的气密性进行验证检查,目前,气密验证均是通过将汽车管路总成与气密机连接充气保压,然后将汽车管路总成浸入水中观察是否产生气泡,从而验证汽车管路总成的气密性是否达标,而由于汽车管路总成生产过程中,因生产控制失误而造成管路堵塞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于这种情况,常用的气密验证方式无法进行有效检测,从而造成质量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管路总成气密验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气密验证方式无法有效检测管路堵塞情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管路总成气密验证装置,包括支架、多个夹紧组件以及多个气压表;其中,支架上设有多个夹紧支座,多个夹紧支座分别用于与汽车管路总成的各个出气管一一对应;夹紧支座的一端用于与出气管的管端卡接;多个夹紧组件分别设于各个夹紧支座的另一端,夹紧组件的夹紧端连接有气密接头,夹紧组件具有带动气密接头的进气端与出气管的管端抵压对接的夹紧状态,还具有带动气密接头的进气端与出气管的管端分离的放松状态;多个气压表分别设于支架上,且分别与多个气密接头的出气口通过软管对应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夹紧支座为U型,一端侧壁设有沿夹紧组件的夹紧方向延伸的凹槽,出气管嵌接于凹槽内,且出气管的管端接头与夹紧支座的内侧壁抵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夹紧组件包括固定套、滑杆以及驱动件;其中,固定套穿设于夹紧支座的侧壁上;滑杆的两端分别穿过固定套且沿固定套的轴向与固定套滑动连接,气密接头连接于滑杆朝向出气管的一端;驱动件与固定套连接,且与滑杆的另一端连接,用于驱动滑杆在固定套内滑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驱动件包括驱动扳手以及连接臂;其中,驱动扳手位于夹紧支座的外侧,沿滑杆的径向与滑杆铰接;连接臂的一端与固定套铰接,另一端与驱动扳手铰接,且连接臂两端的铰接轴向均和驱动扳手与滑杆的铰接轴向相同。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固定套包括抵接段以及螺纹段;其中,抵接段位于夹紧支座外部,且与夹紧支座的外侧壁抵接;螺纹段穿过夹紧支座的侧壁伸入夹紧支座内部,且螺纹连接有锁母,锁母与夹紧支座的内侧壁抵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连接臂的一端跨设于抵接段上,且与抵接段的两侧壁分别铰接;连接臂的另一端跨设于驱动扳手上,且与驱动扳手的两侧壁分别铰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滑杆与气密接头螺纹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滑杆朝向出气管的一端设有沿滑杆的轴向延伸的第一螺杆,气密接头背向出气管的一端设有沿滑杆的轴向延伸的第二螺杆,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通过对接螺母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气密接头的出气口位于气密接头的侧壁。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气压表位于夹紧组件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阔丹凌云汽车胶管有限公司,未经阔丹凌云汽车胶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669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