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人工鱼礁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67544.9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8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菲利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73 | 分类号: | A01K61/73 |
代理公司: | 广州正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6 | 代理人: | 洪安鹏 |
地址: | 570100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人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人工鱼礁,包括底座和框体,所述底座顶部的四周以及框体内表面四周的上端均嵌设有螺纹筒,且底座内腔的中端开设有第一预留槽,底座的左右两侧且位于第一预留槽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四管体,所述框体内腔的底部等距分布有多个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螺纹筒、第三预留孔、安装板和紧固螺丝,可满足人们对底座与框体之间以及框体与第一管体之间的拆装需求,从而降低了人们的养殖成本,同时,设置的支撑杆、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网架、第一预留槽、第四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和第一管体可满足不同生物的栖息需求,从而提高了养殖产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鱼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人工鱼礁。
背景技术
人工鱼礁是人为在海中设置的构造物,其目的是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但现有的人工鱼礁都为一体式结构设置,当人工鱼礁中的一些部件损坏后,需要整体更换,从而增加了人们的养殖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组合人工鱼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人工鱼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人工鱼礁,包括底座和框体,所述底座顶部的四周以及框体内表面四周的上端均嵌设有螺纹筒,且底座内腔的中端开设有第一预留槽,底座的左右两侧且位于第一预留槽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四管体,所述框体内腔的底部等距分布有多个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框体内腔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网架,且框体左右两侧的上端等距开设有多组第一预留孔和第二预留孔,所述第一预留孔的内腔套接有上下两端分别连通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的第一管体,且第一管体顶部的左右两侧以及框体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内表面开设第三预留孔的安装板,同时,安装板与框体之间以及安装板与底座之间均通过紧固螺丝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和框体均为防水混凝土,且底座为梯形结构,框体为方形结构,同时,框体底部的四周均开设有第二预留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为圆形结构,且第一支撑板为扇形结构,同时,每个支撑杆表面的第一支撑板均为两个,且两个第一支撑板之间为上下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预留孔为圆形结构,且第二预留孔为方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之间的夹角为九十度,且第二管体的顶部为开口式结构,第三管体与第一管体之间的夹角为三十五到四十五度,且第三管体的底部为封闭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螺纹筒、第三预留孔、安装板和紧固螺丝,可满足人们对底座与框体之间以及框体与第一管体之间的拆装需求,从而降低了人们的养殖成本,同时,设置的支撑杆、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网架、第一预留槽、第四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和第一管体可满足不同生物的栖息需求,从而提高了养殖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网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框体、3第三管体、4网架、5第一支撑板、6第二预留槽、7第一预留槽、8第四管体、9支撑杆、10第二支撑板、11第二预留孔、12第一管体、13第二管体、14第一预留孔、15安装板、16螺纹筒、17第三预留孔、18紧固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未经海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675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锅盖架
- 下一篇:一种人免疫球蛋白制备用消毒灭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