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退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67852.1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88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继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轻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1/26 | 分类号: | C21D1/26;C21D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晏波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退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退火装置,包括加热炉体、加热装置以及输送装置;所述加热炉体包括加热炉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加热炉壳体内的内胆,所述内胆上形成有两端开口的通道;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可拆卸安装至所述加热炉壳体且可伸入至所述内胆中的多个加热管,多个所述加热管共同形成一加热空间;所述输送装置设于所述内胆中,用以将待退火工件自所述通道的一端经过所述加热空间传送至所述通道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炉体内形成有通道,待退火工件自所述通道的一端经过所述加热空间传送至另一端,通过所述加热管对所述加热空间进行加热,通过控制所述加热管以改变内部的加热场,进而增加退火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退火装置。
背景技术
退火指的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电磁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
退火装置是退火加工中不可或缺的加工设备,然而一般的退火装置无法有效的控制退火时的温度以及内部加热场的分布,无法有效的针对不同的金属进行调整,耗能严重,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退火装置,旨在解决退火装置加热场不容易控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退火装置,包括:
加热炉体,所述加热炉体包括加热炉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加热炉壳体内的内胆,所述内胆上形成有两端开口的通道;
加热装置,包括可拆卸安装至所述加热炉壳体且可伸入至所述内胆中的多个加热管,多个所述加热管共同形成一加热空间;以及,
输送装置,设于所述内胆中,用以将待退火工件自所述通道的一端经过所述加热空间传送至所述通道的另一端。
可选的,以所述通道的延伸方向为左右向;
所述加热炉壳体的左端面或者右端面为安装面,所述安装面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朝向所述内胆的侧壁面贯设有第一过孔;
所述内胆上对应所述第一过孔贯设有第二过孔;
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凹槽内;
所述加热管穿过所述第二过孔以及所述第一过孔设于所述安装座上。
可选的,所述安装凹槽的侧壁面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设有磁吸结构。
可选的,所述磁吸结构包括相互磁吸配合的磁体和铁块,所述磁体和铁块,其中之一设于所述安装凹槽的侧壁面,另一设于所述安装座。
可选的,以所述通道的延伸方向为左右向;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多个均沿前后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内胆中的输送滚筒,多个所述输送滚筒沿左右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输送滚筒的上筒壁面用以共同承载传送所述待退火工件。
可选的,多个所述加热管包括处于所述输送滚筒上方的多个上层加热管以及处于所述输送滚筒下方的多个下层加热管,所述多个上层加热管以及所述多个下层加热管共同形成所述加热空间。
可选的,所述上层加热管的下管壁面与所述输送滚筒上筒壁面之间的间距为L1,所述下层加热管的上管壁面与所述输送滚筒上筒壁面之间的间距为 L2,且L1≥L2。
可选的,所述多个上层加热管的延伸方向均为第一延伸方向,所述多个下层加热管的延伸方向均为第二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延伸方向以及所述第二延伸方向中,其中之一为沿前后向,另一个为沿左右向。
可选的,所述多个加热管包括呈相邻设置的两个主加热管以及处于两个所述主加热管之间的辅助加热管,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轻工大学,未经武汉轻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678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