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灾害救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68438.2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95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富;李佩瑶;茆文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李佩瑶 |
主分类号: | A62B3/00 | 分类号: | A62B3/00 |
代理公司: |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32346 | 代理人: | 韦超峰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灾害 救援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灾害救援系统,属于救援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灾害救援系统,其柔性风筒的后端设有用于展开柔性风筒,并在柔性风筒内形成正压新风环境的冷风风机;柔性风筒上开设有第一缺口,柔性风筒上与第一缺口对应的位置处套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圈套,当遇到障碍物后需要对柔性风筒进行转向时,将固定圈套按照所需的转动角度固定在地面上,因而驱使柔性风筒继续向前移动时,柔性风筒在固定圈套的限位作用下完成转向,能够大大缩短柔性风筒的前端到达灾害场所深处的时间,从而提高对于被困人员的救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逃生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灾害救援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生产、经营场所发生火灾、毒气泄漏等灾害时,场所内的人员被困后,可以选择自救,也可以选择就近避险,而就近避险的生存几率往往更大。
相关领域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场所内设置避难舱以规避灾害带来的伤害,例如申请号为201822229793.0的中国专利文件所公开的火灾/烟雾灾害时期的家用应急自救避难舱,该避难舱包括电源供给系统、避难室、压风系统、探测联动系统和广播通信系统;所述避难室由垂直墙面悬空设置的耐火板和柔性密封帷幕构成,所述柔性密封帷幕的一端与耐火板密封固定连接,另一端放下后与地面密封连接;压风系统由空气泵,三通电磁阀,进气管路和送风管路组成;广播通信系统由控制主机和广播装置组成;探测联动系统由火灾参数探测单元,显示单元和控制开关组成。
当灾害程度较高或者灾害的影响范围发展十分迅速时,避难舱无法确保人员在灾害场所内始终处于安全状态;此外,避难舱无法设置在场所内的每一个角落,当灾害情况较为复杂时,场所内的人员往往只能就近避险。因此,无论是进入避难舱中,还是就近避险,被困人员在场所内停留的时间越长,其受到伤害的概率越大。
然而,对于环境较为复杂的灾难场所,特别是火灾、毒气泄漏等灾害场所,救援人员进入后,坍塌后的建筑物碎块会阻碍救援路线,场所内浓烟、毒气会妨碍救援人员的视线,甚至威胁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不利于快速、安全地对场所内的被困人员进行救助。
例如,在321响水化工企业爆炸事故中,现场火情十分复杂,救援人员很难快速进入灾害场所的深处进行救援,使得被困在灾害场所内的人员被迫停留的时间延长,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对灾害场所深处的被困人员救援比较困难的不足,提供一种灾害救援系统。本方案通过在柔性风筒上设置固定圈套,并通过将固定圈套固定在地面上的方式实现柔性风筒的转向,缩短柔性风筒的前端到达灾害场所深处的时间,提高对于被困人员的救援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灾害救援系统,包括柔性风筒,所述柔性风筒的后端设有冷风风机,所述冷风风机用于展开所述柔性风筒,并在柔性风筒内形成正压新风环境;所述柔性风筒上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柔性风筒上与所述第一缺口对应的位置处套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圈套,通过将所述固定圈套固定在地面上实现柔性风筒的转向。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圈套的内径小于柔性风筒完全展开后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圈套为柔性绳圈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圈套通过铆钉固定在地面上,且所述铆钉数量至少为两个。
进一步地,至少两个所述铆钉沿固定圈套的周向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风筒的前端开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位于柔性风筒上第二缺口和冷风风机之间并靠近于第二缺口的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风筒的内侧壁上与所述第一缺口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控制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李佩瑶,未经江苏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李佩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684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