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驱蚊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68879.2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14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善洪;方文立;陈善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穗升有害生物防治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M13/00 | 分类号: | A01M13/00;A01M2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蚊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蚊器,包括壳体及拉绳,所述壳体的上端开口设置;所述壳体的内部放置有驱蚊剂,所述壳体的外周面开设有若干等角度圆周设置的烟孔,各所述烟孔与所述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壳体的下端外周面开设有壁孔,所述拉绳与所述壁孔的内部拴结。相对于传统的直接靠近驱蚊器再进行驱蚊器的位置调整,本实用新型通过拉动拴结在驱蚊器上的拉绳实现了驱蚊器位置的调整,减少了操作人员靠近驱蚊器过程被蚊子叮咬的情况,提升了对驱蚊器进行位置调整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虫害防治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驱蚊器。
背景技术
蚊子作为较为常见的昆虫,在夏天较为多见,蚊子会传播疾病,疟疾、登革热、乙脑等多种疾病,据研究,蚊子传播的疾病达80多种之多,对于人畜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故消灭蚊子,是预防减少疾病的有效途径。
在公开号为CN209898085U的专利文件中,驱蚊器内装载驱蚊剂之后放置在地面上,驱蚊器的位置固定。驱蚊器在杀灭完一个位置的蚊子后,需要进行驱蚊器的位置调整。进行驱蚊器位置调整时,操作人员需要靠近驱蚊器将驱蚊器重新放置。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对于驱蚊器位置调整时,操作人员需要靠近驱蚊器将其重新放置,操作人员进行驱蚊器的位置调整时可能遭受蚊子的叮咬,操作人员的操作进行驱蚊器位置调整的效率低,故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是提供一种驱蚊器,实现了对于驱蚊器的位置调整,提升了操作人员调整驱蚊器位置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驱蚊器,包括壳体及拉绳,所述壳体的上端开口设置;所述壳体的内部放置有驱蚊剂,所述壳体的外周面开设有若干等角度圆周设置的烟孔,各所述烟孔与所述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壳体的下端外周面开设有壁孔,所述拉绳与所述壁孔的内部拴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的上端开口设置,被点染的驱蚊剂从壳体的上端入口放置于壳体内部,驱蚊剂燃烧产生的烟雾从壳体外周面上的烟孔逸出,逸出的烟雾弥漫在室内外环境中,对室内外环境中的蚊子进行毒杀;拉绳拴结在壳体的壁孔内部,当需要调整该驱蚊器的位置时,操作人员通过牵引拉绳,使拉绳拉动驱蚊器,进而实现驱蚊器的位置调整;相对于传统的直接靠近驱蚊器再进行驱蚊器的位置调整,通过拉动拴结在驱蚊器上的拉绳实现了驱蚊器位置的调整,减少了操作人员靠近驱蚊器过程被蚊子叮咬的情况,提升了对驱蚊器进行位置调整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壳体的上端入口设置有弧形顶盖,所述弧形顶盖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所述弧形顶盖的圆周外边沿伸出所述壳体的上端入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顶盖与壳体螺纹连接,弧形顶盖对壳体的上端入口进行封堵,同时弧形顶盖的圆周边沿伸出壳体的上端入口,弧形顶盖对各烟孔进行遮盖,故当发生降雨时,雨水沿着弧形顶盖向下汇流,雨水不会沿着烟孔进入壳体内部,保证了在降雨天气环境下该驱蚊器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壳体的下端内表面开设有沉槽,所述沉槽的入口设置有滤网,所述驱蚊剂点燃后放置在所述滤网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内部开设有沉槽,同时沉槽的入口设置有滤网,点燃的驱蚊剂放置于壳体内部后,在重力的作用下,驱蚊剂落在滤网上,随着驱蚊剂的不断燃烧,驱蚊剂燃烧后的灰烬落入下端的沉槽内部,便于后期对于灰烬集中收集、处理。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弧形顶盖的上端外周面的中心对称位置固定有提手,所述提手上设置有防滑纹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穗升有害生物防治中心,未经广州市穗升有害生物防治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688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清除残料的球磨机
- 下一篇:一种便于使用的服装打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