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行装置及抛秧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70536.X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6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童鹏;彭洪巽;刘海涛;马立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联重科智能农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1/00 | 分类号: | A01C11/00;A01C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415900 湖南省常德***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行 装置 抛秧机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行装置及抛秧机,所述分行装置包括:安装板和分秧板,所述分秧板设置在安装板上;其中,所述分秧板包括主分秧板和从分秧板,所述主分秧板和所述从分秧板依次交错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主分秧板包括主进秧端,所述从分秧板包括从进秧端,所述主进秧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大于所述从进秧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本申请提供的分行装置通过在安装板上依次交错设置主分秧板和从分秧板,秧苗通过分行装置时,首先经过主分秧板梳理,然后再经过从分秧板进一步梳理,可减小分行装置对秧苗产生的阻力,降低将秧苗带离秧盘钵体的可能性,防止取秧装置错夹或漏夹秧苗,提高抛秧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行装置及抛秧机。
背景技术
分行器是抛秧装置的重要组成部件,具有使秧苗成行并有序夹持的作用。分行器设置在秧盘输送装置和取秧装置之间,在进行抛秧作业时,将带有钵体秧苗的秧盘通过秧盘输送装置传送至分行器,通过分行器上设置的分秧板可以将钵体秧苗梳理成行,再由取秧装置将成行的秧苗从秧盘分离出,夹持至输送带,最后将秧苗由输送带的输出端抛出。
但是,现有的分行器在进行分秧作业时,所有分秧板都会同时接触到钵体秧苗,对钵体秧苗产生较大阻力,容易出现将秧苗带离秧盘钵体的情况,进而,导致取秧装置错夹或漏夹秧苗,使抛栽的秧苗出现漏秧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堵塞取秧装置,造成故障,降低抛秧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行装置及抛秧机,以解决现有分行装置分行效果不佳,容易造成取秧装置错夹或漏夹秧苗,从而降低作业质量和效率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行装置,包括安装板和分秧板,所述分秧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其中,所述分秧板包括主分秧板和从分秧板,所述主分秧板和所述从分秧板依次交错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所述主分秧板包括主进秧端,所述从分秧板包括从进秧端,所述主进秧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大于所述从进秧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
可选的,所述主分秧板还包括主出秧端,所述从分秧板还包括从出秧端,两个相邻的所述主进秧端和所述从进秧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主出秧端和所述从出秧端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主出秧端和所述从出秧端设置为圆弧形结构。
可选的,还包括圆弧形翻边,所述圆弧形翻边设置在所述主出秧端和所述从出秧端上。
可选的,所述主出秧端和所述从出秧端以V形结构设置有2个所述圆弧形翻边。
可选的,还包括分秧斜面,所述分秧斜面设置在所述主进秧端和所述从进秧端上,所述分秧斜面为倾斜向上结构。
可选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两侧的所述主进秧端和所述从进秧端设置为向外侧翻折结构。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抛秧机,包括以上所述的分行装置。
可选的,所述抛秧机还包括机架、秧盘输送装置和取秧装置。
可选的,所述秧盘输送装置,所述取秧装置和所述分行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分行装置位于所述秧盘输送装置和所述取秧装置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联重科智能农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中联重科智能农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705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残根拔除器
- 下一篇:一种伴生气注入井注汽用井下管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