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光式汽车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71383.0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7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新;方建中;叶友体;练丽梅;胡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长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02 | 分类号: | H01H9/02;H01H9/16;H01H9/18 |
代理公司: | 温州共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84 | 代理人: | 何志红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光式 汽车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光式汽车开关,包括有面板、内壳,内壳设置在面板的后侧,面板上设有至少一组透光部,每组透光部包括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透光区,内壳上对应各透光区位置设有透光孔,所述的面板的后侧面上对应各透光区位置向透光孔内分别延伸有透光柱,面板的后侧面上位于每组透光部中的相邻两个透光区之间分别设有隔光板,隔光板与内壳抵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光式汽车开关,其可以很好地防止窜光现象的发生,隔光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光式汽车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汽车开关,包括有面板、内壳,内壳设置在面板的后侧,面板上设有至少一组透光部,每组透光部包括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透光区,内壳上对应各透光区位置设有透光孔,内壳的后侧对应各透光孔位置设有LED灯,光线从透光孔进入由透光区射出,但是,这种开关,单纯依靠内壳上透光孔的侧壁进行隔光,其隔光效果差,光线从透光孔进入透光区时会出现窜光现象,即光线会从内壳与面板之间进入该组透光部的相邻透光区内,有时会导致窜色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光式汽车开关,其可以很好地防止窜光现象的发生,隔光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隔光式汽车开关,包括有面板、内壳,内壳设置在面板的后侧,面板上设有至少一组透光部,每组透光部包括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透光区,内壳上对应各透光区位置设有透光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板的后侧面上对应各透光区位置向透光孔内分别延伸有透光柱,面板的后侧面上位于每组透光部中的相邻两个透光区之间分别设有隔光板,隔光板与内壳抵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透光柱对应透光区设置且透光柱延伸至透光孔内,光线从透光孔进入透光柱后直接由透光区射出,再加上隔光板可以将每组透光部中的相邻两个透光区之间的光线隔档,这样可以很好地防止窜光现象的发生,隔光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内壳上对应各隔光板位置均设有凹面,隔光板抵触在对应的凹面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设置的凹面可以使得隔光板与内壳能紧密抵触,增大接触面,隔光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各透光柱与面板一体注塑成型。
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可以方便对透光柱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面板的后侧面上对应各组透光部位置分别设有主透光条,主透光条与对应组透光部中的各透光柱之间经支透光条连接,支透光条与主透光条垂直设置。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在注塑时,可以从主流道浇入,而后,从各支流道流入透光柱成型腔内成型,这样在注塑后,主流道形成主透光条,支流道形成支透光条,透光柱成型腔形成透光柱,从而将该透光部中的各透光柱一次成型,注塑方便;由于主透光条、支透光条为透光的,通过将支透光条与主透光条垂直设置,可以避免透光柱上的光束传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前侧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后侧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面板后侧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内壳结构图;
图5为图3中I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7为图6中A-A结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J部分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长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温州长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713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访问行为审计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变电站直流配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