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血液检验试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75693.X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22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林春艳;成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B01L3/14 | 分类号: | B01L3/14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姚惠菱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 检验 试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液检验试管,所述管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扰流结构;所述扰流结构包括三组螺旋扰流板,每个螺旋扰流板为螺旋状板结构,自管体的底部区域向上沿管体内侧壁周向连续盘旋延伸,每个螺旋状板结构沿长度方向的一侧边固定在管体内侧壁上,另一侧边为自由边,所有螺旋状板结构由上至下每个横截面对应的自由端均指向管体对应横截面的径向中心。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扰流结构和搅拌结构均大大增加了试管内壁的表面积,使管体内的血液迅速形成血块,加快血清分离的速度,提高了检验效率,方便了检验医生和患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检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液检验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血液检验试管。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检验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用于病房、门急诊病人、各类体检以及科研的各种人体和动物标本的检测工作。
在诊疗过程中,通过对人体的血液、尿液等体液进行检验,能够及早帮助受检者发现患病部位,也可以提前发现疾病隐患。因此,检验科在医学治疗过程中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并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检验科的需求度和关注度也不断提高,检验科对检验工具,尤其是血液检验试管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多。
目前,医院使用的血液检验试管大多采用bd采血管,bd采血管是一次性的塑料试管,其顶端带有橡胶塞,由于试管内壁是光滑的,当采集完病患的血液后,需要加入稀释液等和血液样本进行混合稀释。然而,通常情况下,稀释液的加入往往难以充分将样本稀释均匀,从而会导致部分血液样本粘稠度较高,而另外部分血液样本粘稠度较低,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容易存在一定的偏差,并且无法使血液加速凝固,不能做到及时的分离血清,给检验人员和患者均造成了时间的浪费。
鉴于此,提出一种血液检验试管本实用新型所要研究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检验试管,旨在解决现有血液检验试管中血液样本无法充分和稀释液混合均匀,从而导致检验结果存在偏差,以及无法使血液样本加速凝固,不能做到及时的分离血清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血液检验试管,所述管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扰流结构;所述扰流结构包括螺旋扰流板,每个螺旋扰流板为螺旋状板结构,自管体的底部区域向上沿管体内侧壁周向连续盘旋延伸,每个螺旋状板结构沿长度方向的一侧边固定在管体内侧壁上,另一侧边为自由边,所有螺旋状板结构由上至下每个横截面对应的自由端均指向管体对应横截面的径向中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体内还设置有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为一由管体底部中心往上延伸的锥形柱体,该锥形柱体由下至上直径逐渐减小,且搅拌结构的底部与所述管体的底部固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结构与管体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结构的锥形柱体侧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凸起,所有凸起均垂直于所述锥形柱体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扰流结构与管体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橡胶塞外顶部连接有拉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体外侧壁上设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以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液检验试管,扰流结构和搅拌结构均大大增加了试管内壁的表面积,使管体内的血液迅速形成血块,加快的血清分离的速度,提高了检验效率,方便了检验医生和患者。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756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WFI6 的信息采集设备
- 下一篇:一种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