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隔离冲洗的弯管流量计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76482.8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58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薛贵军;周振江;李水清;吕鸣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理工大学智能仪器厂 |
主分类号: | G01F1/34 | 分类号: | G01F1/34;G01F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刘桂荣 |
地址: | 06302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冲洗 弯管 流量计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隔离冲洗的弯管流量计测量装置,包括弯管传感器和差压变送器,在所述弯管传感器内侧设有第一接口,第一接口与第一测量管线相连,第一测量管线通过第一关断阀与第一导压管一端相连,第一导压管另一端与差压变送器相连,第一导压管还与第一排污管三通连接,所述第一导压管与第一排污管三通连接点为第一三通点,第一导压管还与第一冲洗管三通连接,第一导压管与第一冲洗管三通连接点在第一关断阀与第一三通点之间,第一冲洗管通过第一冲洗阀门与第一隔离冲洗泵出口相连。该可隔离冲洗的弯管流量计测量装置适用于管道内为腐蚀性、高粘度、结晶性、熔融性、沉淀性等介质的弯管流量计流量测量,结构简单,可控性好,测量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流量监测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可隔离冲洗的弯管流量计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弯管流量计是一种可以测量管道内流量的流量测量装置,它通过差压变送器测量弯管传感器正、负压侧产生的差压值来测量管道内介质的流量,当弯管流量计用于常规介质(例如水、蒸汽、空气等)流量测量时,差压变送器正、负压侧通过导压管与弯管传感器正、负压侧取压点相连,导压管中充满管道内的被测介质,被测介质直接导压即可实现差压值的准确、可靠测量,此时导压管内介质不会产生化学反应、凝固、堵塞等问题。当弯管流量计应用于管道内为具有腐蚀性、高粘度、结晶性、熔融性、沉淀性等介质流量测量时,如果差压变送器导压管采用管道内被测介质直接导压,可能会产生化学反应、凝固、堵塞等问题,导致不能实现差压值的准确、可靠测量,从而影响管道内介质流量的测量,目前腐蚀性、高粘度、结晶性、熔融性、沉淀性等介质的流量测量是一个技术难题,因此亟需一种能实现对管道内腐蚀性、高粘度、结晶性、熔融性、沉淀性等介质的流量测量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隔离冲洗的弯管流量计测量装置,该可隔离冲洗的弯管流量计测量装置适用于管道内为腐蚀性、高粘度、结晶性、熔融性、沉淀性等介质,且工艺上允许被测介质中掺入微量冲洗液的弯管流量计流量测量,结构简单,可控性好,测量精度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隔离冲洗的弯管流量计测量装置,包括弯管传感器和差压变送器,在所述弯管传感器内侧设有第一接口,外侧设有第二接口,第一接口与第一测量管线相连,第一测量管线通过第一关断阀与第一导压管一端相连,第一导压管另一端与差压变送器相连,第一导压管还与第一排污管三通连接,第一导压管与第一排污管三通连接点在第一关断阀与差压变送器之间,第一导压管与第一排污管三通连接点为第一三通点,第一排污管上设有第一排污阀,第二接口与第二测量管线相连,第二测量管线通过第二关断阀与第二导压管一端相连,第二导压管另一端与差压变送器相连,第二导压管还与第二排污管三通连接,第二导压管与第二排污管三通连接点在第二关断阀与差压变送器之间,第二导压管与第二排污管三通连接点为第二三通点,第二排污管上设有第二排污阀,还包括第一隔离冲洗泵和第二隔离冲洗泵,所述第一导压管还与第一冲洗管三通连接,第一导压管与第一冲洗管三通连接点在第一关断阀与第一三通点之间,第一冲洗管通过第一冲洗阀门与第一隔离冲洗泵出口相连,第一隔离冲洗泵进口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一冲洗液源相连,所述第二导压管还与第二冲洗管三通连接,第二导压管与第二冲洗管三通连接点在第二关断阀与第二三通点之间,第二冲洗管通过第二冲洗阀门与第二隔离冲洗泵出口相连,第二隔离冲洗泵进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第二冲洗液源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压管与第一冲洗管三通连接点在靠近第一关断阀侧,第二导压管与第二冲洗管三通连接点在靠近第二关断阀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冲洗液源和第二冲洗液源为同一冲洗液源。
优选的,所述第一三通点和第二三通点均在靠近差压变送器侧。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与第一连接管三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离冲洗泵与第二隔离冲洗泵均为柱塞计量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理工大学智能仪器厂,未经华北理工大学智能仪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764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撑疲劳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存储式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