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草本植物定位以及高度和盖度数据采集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77508.0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05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任珩;赵文智;安丽涓;杨淇越;周海;罗维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B11/06 | 分类号: | G01B11/06;G01B11/28;G01B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4 | 代理人: | 张伟花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草本植物 定位 以及 高度 度数 采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草本植物定位以及高度和盖度数据采集用设备,包括座板和样方框架,所述样方框架的两个相互垂直的外边上分别设置有激光定位灯组,所述座板上固定设置有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在样方框架上方区域的一端端部固定设置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轴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调整架,所述第一调整架的底面连接有第二调整架,所述第一调整架与第二调整架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调整架的底面设置有影像采集头,所述座板上还固定设置有计算机控制机构,所述激光灯和采集头分别与所述计算机控制机构之间信号连接,解决了现有的样方框功能单一,对植物的高度测量较为麻烦,盖度也不方便测量和计算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草本植物数据采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草本植物定位以及高度和盖度数据采集用设备。
背景技术
草本植物生长过程中对植物的高度和盖度进行观察监测,高度是植物自身生长的高度,盖度指植物群落总体或各个体的地上部份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样方面积之比的百分数,植物盖度是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和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
在监测中测定的植被盖度为投影盖度,通常采用盖度框法进行测定。所用的样方框功能单一,对植物的高度测量较为麻烦,盖度也不方便测量和计算,便利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草本植物定位以及高度和盖度数据采集用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所用的样方框功能单一,对植物的高度测量较为麻烦,盖度也不方便测量和计算,便利性较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草本植物定位以及高度和盖度数据采集用设备,包括座板和样方框架,所述座板固定在样方框架的外侧且所述座板的底面与所述样方框架的底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样方框架的内框面为正方形,所述样方框架的两个相互垂直的外边上分别设置有激光定位灯组,所述激光定位灯组包括九个相互之间间距相等的激光灯,在两个所述激光定位灯组的作用下将样方框架内侧的面积均匀的分隔成100个大小相同的定位区域;
所述座板上固定设置有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在样方框架上方区域的一端端部固定设置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轴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调整架,所述第一调整架的底面连接有第二调整架,所述第一调整架与第二调整架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调整架的底面设置有影像采集头,所述座板上还固定设置有计算机控制机构,所述激光灯和影像采集头分别与所述计算机控制机构之间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整架与所述第二调整架的结构设置为相同,所述第一调整架包括条形架、丝杆、步进电机、滑块和连接块,所述条形架的顶面中心与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轴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条形架的内部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条形架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端固定有连接块,所述条形架的底端中间处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连接块滑动连接在连通孔内,所述第二调整架的顶面中心处固定在所述第一调整架的连接块的底端,所述第二调整架的连接块的底端固定有影像采集头。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架与所述第二调整架的步进电机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计算机控制机构之间信号连接,通过计算机控制机构控制第一调整架第二调整架的步进电机的运动,完成底端影像采集头的位置调整。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架的内部还固定设置有与丝杆之间平行设置的限位杆,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杆的外侧。
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的轴心线与条形架的轴心线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影像采集头具体为带有距离传感器的高清摄像头,且所述距离传感器与高清摄像头分别与所述计算机控制机构之间信号连接,距离传感器用于收集影像采集头与底面的样方框架面的距离,高清摄像头用于采集样方框架内部的草本植物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775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中供热传输管漏水稳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辆检测线信息化自动调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