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导管固定无菌贴膜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78665.3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66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徐令婕;徐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A61F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李红伟;孟祥斌 |
地址: | 23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导管 固定 无菌 | ||
一种新型导管固定无菌贴膜,其包括贴膜本体和导管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本体包括与人体皮肤表面直接接触的第一贴膜,第一贴膜一面设置为能够粘贴在皮肤表面的粘贴面,另一面设置用于固定导管的导管固定组件;所述导管固定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贴膜上表面的第二贴膜,第二贴膜下表面分别设有固定区和非固定区,固定区通过粘胶实现与第一贴膜的粘贴连接,非固定区设置有供导管伸入并固定的导管通道。使用时通过将导管固定在导管通道内部,最大程度减少导管与皮肤之间的接触面积,以避免皮肤出汗影响对导管的固定效果,操作简单且成本较低,适用性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新型导管固定无菌贴膜。
背景技术
非计划的导管脱落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及延缓病情康复的主要因素之一,且非计划导管脱落也会引起患者和患者家人的心里恐慌,存在着一定的医患安全隐患,而对使用过程中的导管进行有效固定是预防导管发生非计划脱落的前提。
目前临床上常通过贴透明贴的方式固定导管,但是其固定效果并不够理想,并且由于导管和皮肤之间直接接触,容易受到尘土、皮肤出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意外脱管,从而扯动伤口,引起患者的疼痛。因此,临床上需再使用额外的导管固定装置将导管进行有效固定,但是导管固定装置一般成本较高,因此需要一种低成本同时又能够起到一定固定效果的新型导管固定贴膜。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透明贴或者是额外的导管固定装置对导管进行有效固定,但使用透明贴固定导管时固定效果不够理想,易发生伤口松动危险,而使用专门的导管固定装置固定时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导管固定无菌贴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在使用透明贴固定导管时固定效果不够理想,易发生感染伤口松动危险,而使用专门的导管固定装置固定时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导管固定无菌贴膜。
一种新型导管固定无菌贴膜,其包括贴膜本体和导管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本体包括与人体皮肤表面直接接触的第一贴膜,第一贴膜一面设置为能够粘贴在皮肤表面的粘贴面,另一面设置用于固定导管的导管固定组件;所述导管固定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贴膜上表面的第二贴膜,第二贴膜下表面分别设有固定区和非固定区,固定区通过粘胶实现与第一贴膜的粘贴连接,非固定区设置有供导管伸入并固定的导管通道。使用时通过将导管固定在导管通道内部,最大程度减少导管与皮肤之间的接触面积,以避免皮肤出汗影响对导管的固定效果,操作简单且成本较低,适用性广。
进一步,所述第二贴膜形状设置为长方形,但不局限于长方形,其可以是方便操作的其他形状。
进一步,在所述第二贴膜前端固定设置方便将第二贴膜和第一贴膜撕开的撕片,撕片优选设置2个,分别镜像位于导管通道两侧;此种设置使得医护人员在观察导管或者取下导管时只需撕扯撕片即可将第二贴膜揭开,不用撕扯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第一贴膜,从而有效避免揭开固定贴膜时牵扯伤口,引起患者的疼痛。
进一步,在所述第二贴膜后端固定设置厚度等于或大于导管通道高度的防护带,且在防护带的上表面设置用于记录操作者、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的记录带,记录带与防护带活动连接;此种设置既有效避免导管收到外界的污染,又方便医护人员留存操作记录。
进一步,在所述第二贴膜非固定区的上表面设置与第二贴膜上表面粘贴连接的调节固定带,通过调整调节固定带的松紧度实现对不同尺寸导管的有效固定。
进一步,在所述第一贴膜上,导管通道后端的下方设置从伤口处固定导管的导管固定圆垫,导管固定圆垫中设置有供导管穿过的芯孔;使用时导管从芯孔内穿过,通过导管固定圆垫固定在伤口处,此种设置能够有效防止医护人员在更换第一贴膜时误将导管拔出。
进一步,在所述第一贴膜的粘贴面设置避免第一贴膜受到外界污染的隔离纸,使用前先将隔离纸撕开,再将第一贴膜的粘贴面紧贴人体皮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未经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786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晶电机外壳喷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有创血压监测采血给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