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管扶正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79929.7 | 申请日: | 2020-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89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熊鸿翔;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鸿翔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7 | 代理人: | 孙梦娅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管 扶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管扶正器,包括主半套以及副半套,所述主半套以及所述副半套均为半圆环形板块,且所述主半套与所述副半套相互扣合,所述主半套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对匹配的第一槽口榫,所述副半套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对匹配的第二槽口榫,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设备技术领域,该油管扶正器的扶正器主体采用扣装的方式,采用垂直方向的插装,利用插杆与紧固螺栓配合,实现了对拉丝杆的效果,并且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上限位锁定扶正器,不仅安装快速方便,且采用纵向插装的方式,能够很好的避免水压对于连接杆件在纵向的冲击,导致连接杆件的崩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管扶正器。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套管柱在井眼居中的位置,常常使用扶正器,油管扶正器常常被应用到油水井斜井内油管的扶正,而油管扶正器的结构样式也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螺纹型的扶正器,其能够保护内油管在井眼内位置居中,而减少油管和管内壁的摩擦损耗,延长使用寿命,现有的油管扶正器,其采用套式或者扣合式结构的较多,套式的扶正器存在安装不便的问题,而扣合式的油管扶正器在使用时,多为横向连接,既水平方向连接,而由于井下压力很大所以连接杆件所承受的纵向压力也较大,容易导致连接杆件的断裂,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管扶正器,解决了现有的背景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油管扶正器,包括主半套以及副半套,所述主半套以及所述副半套均为半圆环形板块,且所述主半套与所述副半套相互扣合,所述主半套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对匹配的第一槽口榫,所述副半套两侧分别设有若干对匹配的第二槽口榫,若干对所述第一槽口榫中以及若干对所述第二槽口榫分别交错咬合,若干对所述第一槽口榫以及若干对所述第二槽口榫之间设有一对固定结构连接主半套以及副半套;
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一对插杆以及两对紧固螺栓;
若干对所述第一槽口榫以及若干对所述第二槽口榫对应位置分别开设有若干对通孔,一对所述插杆分别插装于若干对所述通孔内,一对所述插杆两对分别开设有两对螺纹孔,且两对紧固螺栓分别螺纹连接于一对所述插杆端部。
优选的,若干所述第一槽口榫其中最上侧一对第一槽口榫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紧固螺栓匹配的安装槽,若干所述第二槽口榫其中最下侧一对第二槽口榫的下表面开设有与紧固螺栓匹配的定位槽。
优选的,一对所述插杆一端分别设有大于通孔直径的限位圈与之相对的另一端为坡形结构。
优选的,两对所述紧固螺栓均为内六角结构的螺栓。
优选的,所述主半套以及所述副半套上分别设有若干矩形结构的摩擦凸起。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管扶正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油管扶正器的扶正器主体采用扣装的方式,采用垂直方向的插装,利用插杆与紧固螺栓配合,实现了对拉丝杆的效果,并且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上限位锁定扶正器,不仅安装快速方便,且采用纵向插装的方式,能够很好的避免水压对于连接杆件在纵向的冲击,导致连接杆件的崩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油管扶正器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油管扶正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油管扶正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半套;2、副半套;3、第一槽口榫;4、第二槽口榫;5、插杆;6、紧固螺栓;7、安装槽;8、定位槽;9、限位圈;10、摩擦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鸿翔,未经熊鸿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799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以防止褥疮的护理床结构
- 下一篇:一种便于操作的草莓根腐病菌株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