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系统用的接地桩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80235.5 | 申请日: | 2020-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53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乔蕊;李霖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郅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裴景阳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系统 接地 | ||
1.一种电力系统用的接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力系统用的接地桩包括绝缘防护壳、芯轴电极、接地金属电极、提拉杆、密封条及密封环,所述绝缘防护壳为轴向截面呈“凵”柱状结构,其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所述绝缘防护壳侧壁均布至少三个调节口,所述调节口环绕绝缘防护壳轴线均布,且调节口均为与绝缘防护壳轴线分布的矩形结构,所述调节口下端面与绝缘防护壳下端面间间距为0—10厘米,上端面与绝缘防护壳上端面不少于绝缘防护壳高度的1/5,所述调节口内分别与至少一个接地金属电极连接,所述接地金属电极嵌于调节口内,与调节口对应绝缘防护壳侧壁内表面通过弹性棘轮铰接,且接地金属电极轴线与调节口轴线呈0°—135°夹角,且当接地金属电极轴线与调节口轴线夹角大于0°时,接地金属电极前端面位于绝缘防护壳外,后端面位于绝缘防护壳内,所述接地金属电极后端面与提拉杆铰接,并通过提拉杆与芯轴电极外侧面铰接,且所述接地金属电极另通过提拉杆与芯轴电极电气连接,所述芯轴电极位于绝缘防护壳内并与绝缘防护壳同轴分布,所述芯轴电极与绝缘防护壳内表面间通过螺纹连接,且芯轴电极上端面高出绝缘防护壳上端面至少5毫米,所述密封条若干,分别嵌于各调节口前内并与接地金属电极侧表面相抵,所述密封环至少两条,沿绝缘防护壳轴线自上向下均布,各密封环均嵌于绝缘防护壳侧壁内表面并与绝缘防护壳同轴分布,且所述密封环内侧面另与芯轴电极侧表面相抵并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用的接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防护壳下端面设锥形端头,上端面设密封盖,所述锥形端头及密封盖均与绝缘防护壳同轴分布并与绝缘防护壳通过螺纹连接,且密封盖上设透孔,并通过透孔包覆在芯轴电极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用的接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地金属电极为横断面呈矩形的板状结构,当通过调节口内接地金属电极为两个及两个以上时,各接地金属电极相互平行分布,且接地金属电极后端面与弹性棘轮轴线间间距为接地金属电极长度的1/6—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用的接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拉杆前端面与接地金属电极后端面铰接,前端面与芯轴电极侧表面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槽嵌于芯轴电极侧表面与芯轴电极轴线平行分布,且滑槽与提拉杆前端面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与提拉杆前端面相互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用的接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拉杆与芯轴电极交点位于弹性棘轮上方及下方两处位置中的任意一处,且与弹性棘轮间间距均不小于弹性棘轮轴线至接地金属电极后端面间距的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用的接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环中,位于最下方的密封环位于调节口上方至少5毫米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系统用的接地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轴电极上另设至少一个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包覆在芯轴电极外并与芯轴电极同轴分布,且所述锁紧螺母下端面与绝缘防护壳上端面相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郅电力有限公司,未经中郅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8023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内置式机械安全锁的注塑机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急诊科用便移式输液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