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填埋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80929.9 | 申请日: | 2020-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79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勇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1/00;E02D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危险 固体 废弃物 填埋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填埋池,特别是涉及填埋池技术领域,包括废水池,废水池位于填埋池的底部中间处,且废水池的四周均为基土层,通过第一防渗膜将危险固体废弃物渗透出的水流至中间处,再由第一防渗膜中部的孔将渗透水流入到圆盘中,并且滤网架可以防止危险固体废弃物跟随渗透水流到圆盘内部去,螺纹管底部的滤孔进一步的将渗透水导入到管道中,一直流入到废水池中,而第二防渗膜的作用是为了防止第一防渗膜破损,导致渗透水流入到碎石层时,可以将渗透水继续导入到管道并流至废水池中,最后通过抽液管将渗透水抽至水处理装置中,这样以解决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填埋池在填埋危险固体废弃物时渗透水流入到外界环境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填埋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填埋池。
背景技术
危险固体废物是一类特殊的固体废物,由于其性质多种多样,种类繁杂,因而鉴别困难,它不但污染空气、水源和土壤,而且由于各国对有害固体废物的管理方法不同,从而使有害固体废物通过各种渠道危害人体健康与环境,土地填埋是最终处置固体废物的一种方法,此方法是将固体废物铺成有一定厚度的薄层,加以压实,并覆盖土壤,但是由于危险固体废物渗透出的液体带有腐蚀性、有毒性等特点,一旦流入到外界环境中,会严重危害到外界生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填埋池,以解决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填埋池在填埋危险固体废弃物时渗透水流入到外界环境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填埋池,包括废水池,所述废水池的四周均布置有基土层,所述基土层和废水池的上端设置有黏土层,所述黏土层的上端覆盖有第二防渗膜,所述第二防渗膜的上端设置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的上端覆盖有第一防渗膜,所述第一防渗膜的上端设置有放置区,所述第一防渗膜和第二防渗膜的中部均开有一个圆孔,所述放置区的中心处设置有管道,且所述管道分为三段且呈上下竖直排布,所述管道上段位于放置区内,所述管道中段贯穿碎石层,所述管道下段贯穿黏土层至废水池内,所述管道下段与废水池相通,所述管道上段和中段下端外壁上刻有螺纹,所述管道上段和中段下端外壁且位于所述螺纹的上方焊接有滤网架,且上下两个所述滤网架分别位于放置区和碎石层的下端中部,所述管道中段和下段的上端外壁上均贯穿焊接有圆盘,上下两个所述圆盘分别位于碎石层和黏土层的上端中部,两个所述圆盘分别位于第一防渗膜和第二防渗膜的下方,所述圆盘的内侧焊接有螺纹管,上下两个所述螺纹管分别穿过第一防渗膜和第二防渗膜的圆孔,所述螺纹管下端且与圆盘相接处开设有若干个滤孔,所述管道内部安装有抽液管,所述抽液管上端延伸至放置区,所述抽液管下端延伸至废水池底部。
具体的,所述管道的外径小于第一防渗膜和第二防渗膜的圆孔的大小。
具体的,所述螺纹管上端内壁刻有螺纹,所述螺纹管的内径大于管道外径,且所述螺纹管与管道带有螺纹的一端螺纹连接。
具体的,所述碎石层由碎石组成,所述黏土层由黏土组成。
具体的,所述第一防渗膜为HDPE土工膜,且第一防渗膜的厚度为3mm,所述第二防渗膜为HDPE土工膜,且第二防渗膜的厚度为2mm。
具体的,所述废水池由厚度为10cm混凝土铺设而成,且所述废水池内壁铺设有厚度为3mm的HDPE土工膜。
具体的,所述滤孔的数量不少于十五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该种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填埋池,通过第一防渗膜将上方危险固体废弃物渗透出的水收集至中间处,再由第一防渗膜中部开设的孔将渗透水流入到圆盘中,并且滤网架可以防止危险固体废弃物跟随渗透水流到圆盘内部去,再者螺纹管底部的滤孔进一步的将渗透水导入到管道中,一直流入到废水池中,而第二防渗膜的作用是为了防止第一防渗膜破损,导致渗透水流入到碎石层时,可以通过第二防渗膜继续导入到管道并流入到废水池中,最后通过抽液管将渗透水抽至水处理装置中,这样以解决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填埋池在填埋危险固体废弃物时渗透水流入到外界环境中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勇,未经杨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809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血管内科叩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