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钮式内瘘压脉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84286.5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53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黄浩;李墨奇;何文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32 | 分类号: | A61B17/132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钮 式内瘘压脉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钮式内瘘压脉带,包括绷带、基座和旋钮,绷带上阵列有多个气眼,基座包括基体和定位柱,基体底面固定粘接在绷带上,表面开设有圆形收纳槽,定位柱一体成型在收纳槽底中心,基体侧壁上开设有出线孔且表面设有过线孔,旋钮包括旋体和导向柱,旋体底面开设有容置槽,导向柱一体成型在容置槽底中心,导向柱中心轴线开设有轴向孔,轴向孔可转动套接在定位柱上,导向柱表面开设有环状凹槽,环状凹槽上下两侧的导向柱上开设有引线孔,绕设在环状凹槽内的拉线两端同向对应穿过引线孔从出线孔引出,引出拉线穿过绷带上的气眼和两端带袢后一体连接,基体侧壁上部与旋体侧壁接触。本申请能快速调节增加棉球按压穿刺点处的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钮式内瘘压脉带。
背景技术
现有止血带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天然橡胶或特种橡胶精制而成,长条扁平型,伸缩性强。适用于医疗机构在常规治疗及救治中输液、抽血、输血、止血时一次性使用,或者肢体出血、野外蛇虫咬伤出血时的应急止血。
目前在血液透析治疗时需要使用穿刺针穿刺患者动静脉内瘘,以建立体外循环进行治疗,透析过程中为了防止体外循环凝血,多数情况下使用抗凝剂抗凝,所以透析结束后穿刺点止血更为困难,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内瘘压迫止血方法主要是回血下机后运用弹力绷带将棉球压在穿刺点处进行止血。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经过临床实践研究发现,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通畅率是直接关系患者透析效果的重要因素,而现有使用弹力绷带将棉球压在穿刺点处存在以下缺陷:当想要增加棉球按压穿刺点处的压力时,需要将弹力绷带松开后再拉紧粘贴,过程比较繁琐,同时很容易造成棉球从穿刺点处滑落进而可能引起按压不当,导致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升高,因而亟需对此现状作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弹力绷带加棉球的内瘘压迫止血方法,当想要增加棉球按压穿刺点处的压力时,需要将弹力绷带松开后再拉紧粘贴,过程比较繁琐,同时很容易造成棉球从穿刺点处滑落,可能引起按压不当而导致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升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钮式内瘘压脉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旋钮式内瘘压脉带,包括绷带、基座和旋钮,所述绷带上阵列设置有多个气眼,所述基座包括基体和定位柱,所述基体的底面固定粘接在绷带上,所述基体的表面开设有圆形收纳槽,所述定位柱一体成型在收纳槽的槽底中心,所述收纳槽外侧的基体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出线孔且在出线孔背面侧壁表面设有过线孔,所述旋钮包括旋体和导向柱,所述旋体的底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导向柱一体成型在容置槽的槽底中心,所述导向柱的中心轴线开设有轴向孔,所述轴向孔可转动套接在定位柱上,所述导向柱的周向表面开设有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上下两侧的导向柱上开设有引线孔,所述环状凹槽内的导向柱上沿径向开设有导线孔,所述导线孔内穿置有拉线,所述拉线绕设在环状凹槽内且两端同向对应穿过环状凹槽上下两侧的引线孔从出线孔引出,引出拉线第一端穿过基体一侧绷带上的气眼和绷带另一端带袢后,与穿过基体另一侧绷带上的气眼和绷带一端带袢的引出拉线第二端一体连接并从过线孔穿过,所述基体的侧壁上部收容于容置槽内并与旋体侧壁和导向柱表面接触,所述基体的侧壁上部还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旋体侧壁上螺接有可与环形凹槽内抵触的锁紧旋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钮式内瘘压脉带使用时,先通过松开的绷带手动将棉球压在穿刺点处,接着松动锁紧旋钮后手动顺时针旋转旋体,通过旋体带动导向柱绕定位柱顺时针旋转,而定位柱旋转将带动其环状凹槽内的拉线拉紧,由于拉线两端分别穿过绷带两端的带袢,因而通过拉紧的拉线将逐渐带动绷带拉紧,并最终通过绷带将棉球按患者需要压力按压在穿刺点处,最后再将锁紧旋钮旋至旋体侧壁上的环形凹槽内将旋体锁住避免旋转,之后若想要再次增大棉球按压穿刺点处的压力时,可将锁紧旋钮再次松动后重复前述操作即可完成,因此本压脉带可根据按压穿刺点处压力要求快速调整并按压紧固,操作简单且临床应用好,不会引起按压不当而导致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
进一步,所述绷带的长边缘两侧相对阵列有多个气眼,所述拉线在绷带长边缘两侧的气眼中交叉穿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842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轧棒材冷床对齐辊传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型拉刀转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