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带线穿刺套管针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85216.1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8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宝;李碧君;林伟明;黄华聪;邱剑光;王德娟;罗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瑞宝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郝传鑫 |
地址: | 52400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穿刺 套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医用带线穿刺套管针,包括外套管、针管、内套管和送线管芯,外套管上设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进线孔,外套管的底端与针管的顶端连接,内套管可滑动地设置在外套管的内部,内套管的顶部设有按钮,按钮的底端与内套管的内部底端之间连接有弹性结构,送线管芯可滑动地穿设在针管内,送线管芯的顶端与内套管的底端连接,送线管芯的底端设有弹性夹具。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灵活方便,穿刺阻力小,穿刺难度低,安全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带线穿刺套管针。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发展,对于小儿鞘膜积液及腹股沟由传统开刀手术转变为腹腔镜微创手术,技术已相当成熟,其中手术最为关键步骤是鞘状突高位结扎,即行是在腹膜外内环口处用医用缝合线结扎。现在几乎所有医院进行这一步骤都是用一长针头或穿刺针,再用医用缝合线从针管中穿过,把两线头拉紧并握在针尾后进行穿刺并结扎未闭合的内环口。
但现有的穿刺针的针尖都十分锋利,医用缝合线穿过针尖反折,很容易切割断医用缝合线;现有的穿刺针的医用缝合线通常位于针外,穿刺阻力大,增加穿刺难度,而且易损伤组织、血管及输精管等;
操作人员在进行穿刺引导医用缝合线时,操作时必须同时握着两医用缝合线头及穿刺针,操作不灵活,不能换手,并且在操作时容易发生医用缝合线松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带线穿刺套管针,其操作灵活方便,穿刺阻力小,穿刺难度低,安全性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带线穿刺套管针,包括外套管、针管、内套管和送线管芯,所述外套管上设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进线孔,所述外套管的底端与所述针管的顶端连接,所述内套管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套管的内部,所述内套管的顶部设有按钮,所述按钮的底端与所述内套管的内部底端之间连接有弹性结构,所述送线管芯可滑动地穿设在所述针管内,所述送线管芯的顶端与所述内套管的底端连接,所述送线管芯的底端设有弹性夹具。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当所述弹性夹具位于所述针管内时,所述弹性夹具为闭合状态,当所述弹性夹具伸出至所述针管外时,所述弹性夹具为张开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内套管的顶端设有向外突出的限位件,所述外套管的顶端设有与所述限位件相对应的限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按钮包括控制部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内套管的内部,所述限位部的底端与所述弹性结构连接,所述控制部固定设置在所述限位部的顶端且位于所述内套管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内套管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对所述限位部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凸块,所述限位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凸块相匹配的第二限位凸块,所述第一限位凸块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凸块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弹性夹具包括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闭合时,所述第一夹爪和所述第二夹爪之间形成可供缝合线穿过的穿线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内套管同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针管的底端面为斜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弹性结构为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弹性夹具由弹性材料制成。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带线穿刺套管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瑞宝,未经李瑞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852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