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排缆装置的手动绞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86774.X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16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马秀芬;梁鲁鲁;兰传春;刘虎;丁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罗博飞海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30 | 分类号: | B66D1/30;B66D1/14;B66D1/04;B66D1/38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付丽丽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蓝色硅***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排缆 装置 手动 绞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排缆装置的手动绞车,包括绞车模组、传动模组和排缆模组,其中,排缆模组包括往复丝杠、光轴、传动螺母、导向轮、导向固定杆和固定板,往复丝杠、光轴与绞车模组中的卷筒轴平行设置,卷筒轴通过传动模组与往复丝杠连接,带动往复丝杠与卷筒传动轴按照一定传动比一同转动,传动螺母与往复丝杠转动连接,传动螺母套接在光轴上,固定板置于传动螺母上方,两导向轮分别通过导向轮固定杆和蝶形螺母固定在固定板上,两导向轮相互靠近,中间形成供线缆通过的导向孔。其结构简单、紧凑,方便维护,排缆整齐有序,提高排缆效率,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绞车排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排缆装置的手动绞车。
背景技术:
随着控制技术的深入发展,线缆发挥着重要,光缆和电缆都统称为线缆。自动化的排缆绞车自动化程度高,但受价格的影响,限制其普遍使用。手动绞车依然是使用的最广泛的排缆装置,然而现有的手动绞车一般只包括排缆模组,排布线缆时线缆杂乱、无序,易出现乱绳现象。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排缆装置的手动绞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一种带排缆装置的手动绞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带排缆装置的手动绞车,包括绞车模组、传动模组和排缆模组,其中,排缆模组包括往复丝杠、光轴、传动螺母、导向轮、导向固定杆和固定板,往复丝杠、光轴与绞车模组中的卷筒轴平行设置,卷筒轴通过传动模组与往复丝杠连接,带动往复丝杠与卷筒传动轴按照一定传动比一同转动,传动螺母与往复丝杠转动连接,传动螺母套接在光轴上,固定板置于传动螺母上方,两导向轮分别通过导向轮固定杆和蝶形螺母固定在固定板上,两导向轮相互靠近,中间形成供线缆通过的导向孔。
所述绞车模组包括左支撑板、第一螺杆、支撑杆、左侧板、右侧板、卷筒、第二螺杆、左滑块、卷筒轴、右滑块、导电滑环、航空插座固定座、航空插座和右支撑板,将左侧板、右侧板固定到卷筒轴左右两端的法兰面上,卷筒套接在卷筒轴外侧,第二螺杆穿过卷筒与卷筒轴空腔将左侧板和右侧板固定,左右滑块固定在左右支撑板上,卷筒轴两端为光轴,与左右滑块同心转动连接,支撑杆两端分别抵靠在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上,第一螺杆穿过支撑杆中部通孔将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固定连接,卷筒轴左端伸出左支撑板与把手连接,导电滑环连接在卷筒轴右端,航空插座固定座通过螺栓连接在右支撑板外侧,固定在航空插座固定座上的航空插座与导电滑环连接。
所述传动模组包括主动轮、同步带和从动轮,光轴两端分别固定在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上,往复丝杠右端与右支撑板转动连接,往复丝杠左端与左支撑板转动连接后伸出,从动轮固定在往复丝杠伸出端,主动轮固定在把手与左支撑板之间的卷筒轴上,主动轮通过同步带与从动轮连接。
所述张紧模组包括张紧螺栓、第一支撑块、张紧块、第二支撑块、第二轴承、张紧轮和张紧轮固定轴,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固定在左支撑板上,张紧块通过锁紧螺丝固定在第二支撑块上部,第一支撑块通过张紧螺丝与张紧块一端连接,在张紧块自由端固定安装张紧轮固定轴,张紧轮通过第二轴承与张紧轮固定轴转动连接,张紧轮抵靠在同步带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紧凑,方便维护,排缆整齐有序,提高排缆效率,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带排缆装置的手动绞车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绞车模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传动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排缆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张紧模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张紧模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罗博飞海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罗博飞海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867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