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87012.1 | 申请日: | 2020-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8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吴登友;朱永刚;周琢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登友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 |
代理公司: | 保定国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43 | 代理人: | 吴蓉 |
地址: | 562400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学 感染 隔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为矩形板体,所述隔离板中部的两侧开设有锥形套管,所述锥形套管的内孔嵌合连接有橡胶手套,两个所述锥形套管位于隔离板顶面的两侧均铰接有压板,两块所述压板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半圆弧开口,两个所述半圆弧开口对接后与所述锥形套管同心对接,所述压板通过半圆弧开口对接形成的圆孔压合橡胶手套的开口边沿。本实用新型通过提拉矩形杆和矩形导管对隔离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以突轴和轴套环为中心转动隔离板,便于医务人员通过观察窗口观察手术或护理操作,此时隔离板和弧形玻璃罩共同阻隔医务人员与病患的直接接触,从而实现了医学防感染隔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医学隔离,在医学上可分为传染病隔离和保护性隔离,传染病隔离是将处于传染病期的传染病病人、可疑病人安置在指定的地点,暂时避免与周围人群接触,便于治疗和护理,通过隔离,可以最大限度地缩小污染范围,减少传染病传播的机会,如传染病流行时的疫区、传染病院等,保护性隔离,是指将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易感染者置于基本无菌的环境中,使其免受感染,如器官移植病区等。居家隔离,意思是不用住院,不用留观在发热门诊。说明感染者的病情相对轻微;但是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的传染病患者,其身体会散发出具有传染性的液体或气体,这类传染性的液体或气体会对其进行手术或护理的医务人员造成感染。
目前的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存在下列问题:
1、目前的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只能通过防护服与具有传染性的病患进行隔离,造成手术或护理的时间长且效果差。
2、目前的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不能对病患自身散发出的有传染性的气体进行净化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解决了、目前的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只能通过防护服与具有传染性的病患进行隔离,以及不能对病患自身散发出的有传染性的气体进行净化处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为矩形板体,所述隔离板中部的两侧开设有锥形套管,所述锥形套管的内孔嵌合连接有橡胶手套,两个所述锥形套管位于隔离板顶面的两侧均铰接有压板,两块所述压板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半圆弧开口,两个所述半圆弧开口对接后与所述锥形套管同心对接,所述压板通过所述半圆弧开口对接形成的圆孔压合所述橡胶手套的开口边沿,所述隔离板的顶端设有观察窗口,所述观察窗口嵌合连接有弧形玻璃罩,所述隔离板的边侧固定连接有侧边围板,所述侧边围板的两侧对称固定有突轴,所述突轴串接有轴套环,所述轴套环的边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杆,所述矩形杆的底端活动嵌套有矩形导管,所述矩形导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底侧固定安装有移动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离板底面的底侧铰接有真空罩,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真空机,所述真空机通过软管连通所述真空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矩形杆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弹性伸缩销,所述突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定位齿盘,所述弹性伸缩销弹性啮合所述定位齿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矩形导管上螺合连接有紧定螺钉,所述紧定螺钉的前端抵触连接所述矩形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离板的边侧固定安装有照明灯。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登友,未经吴登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870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