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松紧的头戴式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88052.8 | 申请日: | 2020-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54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念;刘尚;邵云峰;刘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羽林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智业 |
地址: | 433000 湖北省仙桃***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松紧 头戴式 口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用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松紧的头戴式口罩,其包括口罩面体、上拉绳组件和下拉绳,下拉绳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口罩面体的外侧,下拉绳靠近于口罩面体底部,能根据使用者头围调节长度的上拉绳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口罩面体的外侧,上拉绳组件靠近于口罩面体顶部,双耳位于上拉绳组件和下拉绳之间且与上拉绳组件、下拉绳存在间距。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佩戴舒适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用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松紧的头戴式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纱布或纸等制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个人防护意识的提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佩戴频率越来越高。传统的棉布口罩佩戴时舒适性上佳,但是由于较大的孔隙,无法过滤粒径较小的颗粒物,无纺布口罩材质偏硬,在满足过滤效果的同时,佩戴舒适性不足,因此不适合长时间佩戴。
现有公告号为CN20372347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口罩,包括口罩面体和拉绳,口罩面体包括内层、中层和外层,口罩面体的内层面料为竹麻纤维无纺布,竹、麻纤维都具有良好的抑菌性,其中竹纤维的横截面凹凸变形,布满了近似于椭圆形的孔隙,呈高度中空,毛细管效应极强,而苎麻纤维具有独特的活性空腔结构,两种纤维均可在瞬间吸收和蒸发水分,因而其吸湿排湿性能优越,可以将残留在医用口罩内层上的唾液吸收并蒸发掉,从而更有效减少了细菌的生长,竹麻纤维亲肤性优良,触感柔软,肤感舒爽,因此该医用口罩不仅具有优良的亲肤性,并且还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佩戴时,由于口罩面体两侧的拉绳分别挂于使用者的双耳,拉绳对使用者的耳朵施加有压力,由于耳朵软骨结构居多且对压力的承受能力低,若拉绳过紧或者长时间佩戴时,则降低了佩戴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松紧的头戴式口罩,具有提高佩戴舒适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调松紧的头戴式口罩,包括口罩面体,还包括上拉绳组件和下拉绳,所述下拉绳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口罩面体的外侧,所述下拉绳靠近于口罩面体底部,能根据使用者头围调节长度的所述上拉绳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口罩面体的外侧,所述上拉绳组件靠近于口罩面体顶部,双耳位于所述上拉绳组件和下拉绳之间且与上拉绳组件、下拉绳存在间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佩戴时,下拉绳能佩戴于使用者颈部,上拉绳组件能佩戴于使用者头部,在下拉绳和上拉绳组件的拉力下,口罩面体能与使用者脸部、鼻子贴合,由于使用者双耳位于上拉绳组件和下拉绳之间且与上拉绳组件、下拉绳存在间距,也由于上拉绳组件能通过调节长度改变松紧程度,从而提高了佩戴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拉绳组件包括第一拉绳、第二拉绳和调节部,所述第一拉绳其中一端、第二拉绳其中一端相对连接于口罩面体的外侧,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重叠程度的所述调节部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拉绳、第二拉绳远离口罩面体的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部位于第一拉绳与第二拉绳之间,使用者能根据自己的头围,通过调节部调节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的重叠程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节部包括调节扣和链条,所述调节扣设置于第一拉绳远离口罩面体的一端,所述第二拉绳远离口罩面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拉带,所述链条固定于第一拉带远离使用者头部的侧面,所述链条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拉带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链条的长度小于第一拉带的长度,所述调节扣靠近头部的侧面滑动连接于链条,所述调节扣内设有用于限定调节扣滑动位置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与链条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羽林防护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羽林防护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880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