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90511.6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5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钱凯明;蒋激扬;赵连昆;江强;张玉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08 | 分类号: | B66C13/08;B66C1/10;B28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翻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包括一根主吊梁、2组两侧吊杆、2组翻身臂通过4组侧向稳定拉杆连接。在吊杆上设有电动葫芦,其与翻身臂连接位置设有回转机构。通过电动葫芦带动回转机构实现翻身臂的180°翻转。通过翻身臂对轨道板两端面夹持,再由侧向稳定拉杆进行紧固,轨道板安装就位。通过电动葫芦带动回转机构实现翻身臂及所夹持的轨道板的180°翻身动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
背景技术
磁浮轨道板为混凝土预制构件,一般长度约6米,宽约3米,厚度约0.5米,总重约15吨。其结构类似于混凝土板梁,但在常规的混凝土板梁预制的工艺过程中,很少涉及翻身要求,因此也没有针对轨道板翻身专项操作的工装具及工艺。当遇到个别板梁需要翻身时,往往也是利用行车、起重机等起重吊装机械进行操作,通过多次提吊及地面临时搁置垫放,最终完成板梁的翻身工作,整个过程繁琐、耗时长,且安全可靠性非常低。
如图1所示,磁浮轨轨道板为扁平状的钢筋混凝土预制块,两侧沿长度方向装有导向板1及滑行板2,下部安装定子铁芯3。该轨道板在预制过程中,为了满足侧向导线板、滑行板表面机加工及定子装配的工艺要求,需要进行整个钢筋混凝土预制块的平面翻身操作。
在磁浮轨道板的生产加工中(预制),根据生产工艺板梁需要翻面3次,由于轨道板(图1)本身重量较大(15吨),板梁尺寸也比较大(6m×2.8m×0.5m),常规手段不便于进行操作,并且具有较大风险,不利于批量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包括:
主吊梁;
两根吊杆,每根吊杆的顶部分别与所述主吊梁的一端连接;
两个翻身臂,每个翻身臂分别与一根吊杆的底部连接,所述翻身臂用于夹持磁浮轨道板;
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与所述翻身臂连接,所述回转机构位于所述翻身臂和吊杆的连接处;
电动葫芦,所述电动葫芦设置于所述吊杆的上部,所述电动葫芦与所述回转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中,每个翻身臂上还设置有供磁浮轨道板的定子铁芯穿出的方孔。
进一步的,上述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中,所述回转机构通过花键与所述翻身臂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中,所述主吊梁上还设置有吊耳。
进一步的,上述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中,还包括:
4根侧向稳定拉杆,每根侧向稳定拉杆分别连接两根翻身臂的对应侧端。
进一步的,上述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中,所述翻身臂为磁浮轨道板的端面相匹配的框式结构。
进一步的,上述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中,每个翻身臂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磁浮轨道板连接的上定位螺栓、下定位螺栓及两侧面定位螺栓。
进一步的,上述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中,每个吊杆上设置的电动葫芦的数量为2个。
进一步的,上述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中,每个翻身臂与所述磁浮轨道板的接触面上还设置有橡皮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本实用新型的磁浮轨道板翻身装置是一种集吊装、翻转、夹持等功能综合性的工装具,翻身臂成对使用,分别套在磁浮轨道板的首尾两端,以可同步运行的电动葫芦为动力源,以电动葫芦驱动回转机构,对翻身臂进行翻转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905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架端面精磨磨床
- 下一篇:一种建筑加工用预制模板运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