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沥青试验模具自动清洗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90904.7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25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康爱红;吴星;肖鹏;吴正光;范钊;潘晓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8B3/08 | 分类号: | B08B3/08;B08B3/02;B08B3/14;B08B1/04;B08B1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唐代盛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试验 模具 自动 清洗 | ||
1.一种沥青试验模具自动清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机箱(1)、清洗系统、三氯乙烯储存箱(3)、废液收集箱(7)、烘干系统、排风系统、平台转移系统;
所述清洗机箱(1)内设有清洗空腔和烘干空腔;所述清洗空腔和烘干空腔之间设有打开和连通二者空腔的伸缩门(19);所述清洗空腔上端设有三氯乙烯储存箱(3),所述清洗机箱(1)上设有三氯乙烯添加口(2),三氯乙烯添加口(2)与三氯乙烯储存箱(3)连通;所述三氯乙烯储存箱(3)上设有喷管(4),喷管(4)端部设有喷头(27);所述清洗空腔下端设有废液收集箱(7);所述清洗系统包括清洗液循环机构、第一刷头机构;所述第一刷头机构用于对清洗空腔内的模具进行洗刷;所述清洗液循环机构连接三氯乙烯储存箱(3)和废液收集箱(7);在废液收集箱(7)中上侧设置杂质过滤网;所述废液收集箱(7)上设有清洗平台(6),用于放置待清洗的模具;所述清洗平台(6)上设有多个漏液孔(17),用于将清洗后的清洗液从漏液孔(17)漏至废液收集箱(7);所述清洗空腔与烘干空腔之间设有平台转移系统,用于清洗平台(6)在清洗空腔与烘干空腔之间的移动,清洗完成后,伸缩门(19)打开,将洗平台(6)从清洗空腔移动至烘干空腔,清洗完成后,将洗平台(6)复位至清洗空腔,伸缩门(19)关闭;所述烘干空腔内设有烘干系统和第二刷头机构;所述烘干系统用于对清洗后的模具进行烘干,所述第二刷头机构用于对模具进一步的清洁;所述烘干空腔上设有排风系统,用于排出烘干空腔内废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试验模具自动清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液循环机构包括循环泵(9)、出液管(8)、进液管(11);所述出液管(8)用于连接废液收集箱(7)底部与循环泵(9)进口,所述进液管(11)用于连接三氯乙烯储存箱(3)与循环泵(9)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试验模具自动清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8)与废液收集箱(7)连接端、进液管(11)与三氯乙烯储存箱(3)连接端均设有旋转接头,所述循环泵(9)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轮(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试验模具自动清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刷头机构与第二刷头机构相同,均包括清洗刷(16)、清洗刷转轴、洗刷电机;所述洗刷电机通过电机罩(5)固定在清洗机箱(1)内,所述洗刷电机输出轴与清洗刷转轴连接,所述清洗刷转轴与清洗刷(1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沥青试验模具自动清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刷(16) 为塑性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试验模具自动清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转移系统采用电动伸缩杆,或电机驱动的丝杠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试验模具自动清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系统包括烘干风扇(29)、烘干机罩(22);所述烘干风扇(29)设置在烘干机罩(22)内,所述烘干机罩(22)固定在烘干空腔顶部的通风口处;所述烘干风扇烘干机罩(22)内设有加热装置(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试验模具自动清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系统包括排气管道(25)、排气管内风扇(24)和排气管外风扇(30);所述排气管道(25)设置在烘干空腔的排风口处,所述气管道(25)内设有排气管内风扇(24)和排气管外风扇(30),所述排气管道(25)内部设置有过滤活性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试验模具自动清洗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控屏,所述清洗机箱(1)上设有显控屏,用于控制清洗系统、烘干系统、排风系统、伸缩门(19)的工作;所述显控屏设有清洗时间设定单元、烘干时间设定单元、烘干温度设定单元;所述喷管(4)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烘干空腔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显控屏与电磁阀、温度传感器、循环泵(9)、第一刷头机构和第二刷头机构的洗刷电机、伸缩门(19)的驱动机构、平台转移系统的驱动机构、烘干系统、排风系统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9090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型材用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预制模块化住舱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