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酰亚胺太阳能网版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92388.1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2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潘国虎;陈厚;周刚;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盛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5/36 | 分类号: | B41F15/36;B41C1/14;B41N1/24;H01L31/18;C09J175/04;C09J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亚胺 太阳能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酰亚胺太阳能网版,包括网框和聚酯丝网,所述聚酯丝网绷设在网框的底部,聚酯丝网的中心设有丝印图案区,聚酯丝网为回字形;还包括不锈钢丝网、热熔胶膜层和聚酰亚胺膜;所述聚酰亚胺膜固定在不锈钢丝网的底面上,聚酰亚胺膜与不锈钢丝网之间设有高分子粘合剂层,聚酰亚胺膜上设有多个线槽;所述不锈钢丝网的顶面固定在聚酯丝网上,不锈钢丝网覆盖丝印图案区,回型区域由聚酯丝网和热熔胶膜层组成,回型区域和丝印图案之间的区域为五层结构,依次为聚酯丝网、热熔胶膜层、不锈钢丝网、高分子粘合剂层和聚酰亚胺膜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网版,具体公开了使用热固性粘合剂和聚酰亚胺膜的太阳能网版
背景技术
太阳能网版技术近几年更新较快,现有太阳能晶体硅电池片印刷用网版,图案部分或全部采用重氮型感光材质,经过紫外线曝光、显影,曝光过程中,被紫外线照射部分,感光材料的化学分子结构发生交联固化,不再具有水溶性,而被菲林底片遮挡部分,没有被紫外线照射,依然具有材料本身超强的水溶性,曝光后的网版经过水冲洗后,形成“阴阳图”构成图案,达到可以印刷的效果。但是这种太阳能晶体硅电池片印刷用网版制版工艺的流程复杂、繁多,制版过程中对环境的洁净度、温度、湿度要求非常苛刻,成品率不足50%,网版制作成本极高,并且很难下降。
近几年,非感光性网版兴起,该网版具有精度高、耐用性好等优良特点,各个公司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非感光性网版的制造原理中,通过交错编织多条经、纬线以形成一网布后,再将网布拉伸固定至一网框上,之后于网布上涂布并形成一高分子材料层,最后通过激光蚀刻方式去除部分高分子材料层,以形成印刷时所需的开口图案。进行网版印刷时,操作者能利用刮刀施压进而刮印印墨,使得印墨透过镂空的网孔及开口图案在被印物上印上图案,以达到印刷的目的。专利CN206856238U公开了一种印刷网版结构,是一种直接利用激光束在网版上切割出开口图案,并通过多次加工,以增加网版透墨量的非感光性网版结构。该网版含有一高分子材料层,包覆该网布的该第二侧而部分包覆或不包覆该网布的该第一侧,且该高分子材料层包括多个开口图案。关于高分子材料层的制备方法,该专利提供了两种方法,其一,将薄膜形式的高分子材料与网布以热压合的方式结合,使该高分子材料包覆网布并形成高分子材料层。其二,将液态形式的该高分子材料与网布以湿式涂布方式、刮槽式涂布、浸泡式涂布、旋转式涂布、喷涂式涂布或狭缝式涂布的其中之一的方式结合。对于第一种采用热压的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出于成本控制的需求,网布一般是金属网布和高分子网布组成的复合网布,二者采用热熔胶膜胶连形成。采用直接热压的方法,在热压过程中,将导致已经成型的复合网布中的热熔胶膜融化、粘结性能变差,从而出现张力不均的情况,从而导致良品率下降。而采用湿式涂布的方式,一则工艺复杂,而且固化过程中同样需要高温,其次,该工艺不能采用分子量很高的高分子材料,如果采用低分子量的高分材料,机械强度又往往达不到要求。在实际生产中,非感光网版绝大部分的高分子材料实际上为聚酰亚胺PI,其因为出色的耐高温性、耐磨性和耐溶剂型,目前在太阳能网版领域,没有任何其他的高分子材料可与之媲美。如果该专利采用PI,采用热压或湿式涂布,热压需要400℃以上的高温,湿式涂布PI同样需要高温,且工艺复杂,并导致良品率下降。
因此,一些公司尝试采用粘结剂粘合代替直接热压从而实现钢丝网布与高分子膜的结合。专利CN110039882A公开了复合网版的制作方法,包括拉网复合;膜层制作;粘附剂涂布;覆膜、烘干、镭射激光、清洗等步骤;其中第二步膜层制作为:将高分子复合材料调制成固定粘度的液体,再将其涂覆在PET膜上,制作成膜层,将膜层在烘箱内50-100℃条件下烘干,再将烘干后的膜层裁成对应尺寸的膜片,即完成膜层的制作。但该技术明显不适用PI,因为其一,PI耐高温性可达400℃且耐溶剂性好,其无法通过自动涂布或者自动流延的方式将其涂覆在熔点仅为250℃,且耐溶剂性不如PI的PET膜上。其二,根据实际生产经验所知,市面上传统的高分子粘合剂所提供的PI膜和钢丝网之间的粘合性和耐久性很难达到印刷十万次的要求。且上述工艺的实施需要对目前传统工艺的生产设备进行大幅度调整,工艺改进成本巨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盛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盛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923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走式TMR饲料搅拌车
- 下一篇:一种墙面开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