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结构柱的防雷引下线连接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92550.X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66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梅滟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筑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E04G21/02;H02G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王昊 |
地址: | 2130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结构 防雷 下线 连接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结构柱的防雷引下线连接构造,包括金属连接件、预埋于上预制结构柱内的灌浆套筒、上连接主筋和预埋于下预制结构柱内的下连接主筋;下连接主筋的上端自金属连接件的圆台状通孔下端插入后带着金属连接件一起伸入灌浆套筒内后,上连接主筋上的空心管自圆台状通孔上端插入,且空心管与金属连接件之间通过下连接主筋上端抵压在空心管使得空心管发生变形的方式固连,金属连接件与下连接主筋之间通过往灌浆套筒内和金属连接件内灌浆料的方式固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下连接主筋、金属连接件以及上连接主筋三者连接紧密,使得下连接主筋与上连接主筋之间形成导电通路,实现将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雷引下线连接构造,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预制结构柱的防雷引下线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引下线即用于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接地装置的导体。当利用混凝土内钢筋作引下线时,引下线的设计应根据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4.3.5条、第4.4.5条的规定选择合适的直径,同时还须根据规范中第4.3.3条、第4.4.3条要求按建筑物的防雷类别设置位置及数量。在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建筑中,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均优先利用结构柱内对角两根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通过钢筋螺纹套筒或搭接焊的形式很容易形成雷电电气通路,施工过程由现场的电气施工员与结构施工员配合完成,施工工序简单,省时、省材料。
而现装配式建筑取消了施工现场大部分的现浇、现砌工作,同时对于装配式建筑电气施工尤其是雷电防护上的施工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施工要求:柱内上下主筋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不能实现构件之间连成电气贯,不满足防雷要求。
发明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预制结构柱的防雷引下线连接构造,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下连接主筋、金属连接件以及上连接主筋三者连接紧密,使得下连接主筋与上连接主筋之间形成导电通路,实现将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制结构柱的防雷引下线连接构造,包括预埋于上预制结构柱内的灌浆套筒、上连接主筋和预埋于下预制结构柱内的下连接主筋;所述的上连接主筋下端的螺纹段与灌浆套筒的上端相连,还包括金属连接件,所述的金属连接件具有上小下大的圆台状通孔,该金属连接件的外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圆台状通孔连通以便灌浆料的通浆孔;所述的螺纹段的下端设有外直径小于上连接主筋直径的空心管;所述的下连接主筋的上端自圆台状通孔下端插入后带着金属连接件一起伸入灌浆套筒内后,所述的空心管自圆台状通孔上端插入,且空心管与金属连接件之间通过下连接主筋上端抵压在空心管使得空心管发生变形的方式固连,所述的金属连接件与下连接主筋之间通过往灌浆套筒内和金属连接件内注入灌浆料的方式固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空心管的圆周壁上沿其周向均布有四个水滴状竖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下连接主筋的上端设有坡度大于圆台状通孔坡度的倒角。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金属连接件呈圆台状。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制结构柱的防雷引下线连接构造,其利用上预制结构柱和下预制结构柱装配时下连接主筋抵压在空心管使得空心管发生变形来使得空心管与金属连接件固连,利用往灌浆套筒内灌浆料时灌浆料自通浆孔注入下连接主筋上端与金属连接件之间来使得下连接主筋与金属连接件固连,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下连接主筋、金属连接件以及上连接主筋三者连接紧密,使得下连接主筋与上连接主筋之间形成导电通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筑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筑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925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静脉采血用搭手垫
- 下一篇:光模块及其PCB板的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