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锭细纱机赛络纺粗纱缺失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93811.X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13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贾殿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嘉友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14 | 分类号: | D01H13/14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5 | 代理人: | 钟斌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航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纱机 赛络纺粗纱 缺失 检测 装置 | ||
一种环锭细纱机赛络纺粗纱缺失检测装置,它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它包含导纱喇叭口本体、粗纱喂入口、粗纱喂入导轨、导纱喇叭口、光电反射信号传感器,导纱喇叭口本体上设置有两个粗纱喂入导轨,粗纱喂入导轨前端设置有粗纱喂入口,粗纱喂入口下端设置有光电反射信号传感器,光电反射信号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导纱喇叭口。以该实用新型一种环锭细纱机赛络纺粗纱缺失检测装置,通过检测装置,检测粗纱缺失的事件,在发生粗纱缺失时,启动粗纱停喂装置,从而停止纺纱,避免了不合格纱线的产生,同时节约了宝贵的原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锭细纱机赛络纺粗纱缺失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环锭细纱机是纺纱环节中不可缺少的纺织机械,也是纺织厂中使用最多的纺织机械。环锭细纱机的纺纱过程为:将粗纱纱线从吊挂在吊锭上的粗纱管上慢慢退绕旋出,经导纱喇叭口后喂入牵伸机构,在牵伸机构的牵伸作用下,使粗纱纱线变细变长,纺制成细纱纱线,细纱纱线经导纱钩进入加捻卷绕机构,在锭子的转动作用下,细纱纱线由设置在钢领上的钢丝圈带着绕锭子旋转,进行加捻,并将加捻后的细纱纱线卷绕于套装在锭子上的纱管上。
现有的环锭细纱机的粗纱退绕方式为被动退绕式,粗纱从粗纱管上退绕时,是通过粗纱纱线本身的强力来拉动吊锭水平转动而退绕粗纱。粗纱退绕采用被动退绕式时,粗纱纱线必须有一定的捻度,从而使粗纱纱线具有一定的强力,但是粗纱纱线加大捻度时,会增加粗纱机的功耗,会降低粗纱机的生产效率,会增大环锭细纱机牵伸机构的加压力,会减少环锭细纱机中罗拉和皮辊的使用寿命,会增加环锭细纱机的功耗。因此,现有环锭细纱机的被动退绕式粗纱退绕方式在实际纺纱使用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增加了机器的功耗,降低了机器的生产效率,二是容易产生意外牵伸,造成粗细节,恶化条干,增加重不匀,降低成纱质量,特别是在纺制精梳纱、弱捻纱和大成形粗纱时,这些缺点更为显著。
环锭细纱机出现断头时,由于不能停止粗纱喂入,在操作者接头完毕之前,连续喂入的须条被真空吸棉吸入造成大量废棉,引起原料损耗,今年这种真空吸棉又被应用到先进的包缠纺等高速纺织机上,其原料损耗就更大,不仅不经济,而且真空吸棉出现故障时,须条缠绕到旋转部分还会发生机器损伤等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环锭细纱机赛络纺粗纱缺失检测装置,本装置是通过检测装置,检测粗纱缺失的事件,在发生粗纱缺失时,启动粗纱停喂装置,从而停止纺纱,避免了不合格纱线的产生,同时节约了宝贵的原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导纱喇叭口本体、粗纱喂入口、粗纱喂入导轨、导纱喇叭口、光电反射信号传感器,导纱喇叭口本体上设置有两个粗纱喂入导轨,粗纱喂入导轨前端设置有粗纱喂入口,粗纱喂入口下端设置有光电反射信号传感器,光电反射信号传感器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导纱喇叭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光电反射信号传感器在导纱喇叭口本体上的粗纱喂入导轨下方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纱喇叭口本体由光学透明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一种环锭细纱机赛络纺粗纱缺失检测装置,包含导纱喇叭口本体、粗纱喂入口、粗纱喂入导轨、导纱喇叭口、光电反射信号传感器,导纱喇叭口本体内部设置有两个粗纱喂入导轨,粗纱喂入导轨前端设置有粗纱喂入口,两根粗纱通过一个双孔的导纱喇叭口,利用导纱喇叭口的下端的光电反射式信号传感器,通过测量反射信号,来判断粗纱缺失事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以该实用新型一种环锭细纱机赛络纺粗纱缺失检测装置,通过检测装置,检测粗纱缺失的事件,在发生粗纱缺失时,启动粗纱停喂装置,从而停止纺纱,避免了不合格纱线的产生,同时节约了宝贵的原料。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嘉友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嘉友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938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