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整流格栅式脱硫脱硝、酸雾脱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95566.6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40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世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B01D53/18;B01D53/14;B01D47/06;B01D5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杜依民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流 格栅 脱硫 脱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流格栅式脱硫脱硝、酸雾脱除装置,包括喷淋塔和喷淋塔外设备,所述喷淋塔包括烟气进口段、脱硫氧化一区、脱硫吸收二区、脱硝氧化吸收三区和除雾区,烟气从烟气进口段进入喷淋塔,所述烟气进口段与脱硫氧化一区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可有效回收部分脱硫浆液与烟气中的低位热量,经过脱硫浆液的两级双循环喷淋,以及脱硝浆液的循环喷淋对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氧化吸收,可深度促进对SO2脱除效率,同时,设计两级低温喷淋洗涤,又可大大增强对细颗粒物及SO3酸雾冷凝、聚并效果,获得很好的捕集效果,在单塔系统中实现脱硫脱硝深度净化的过程中协同对烟气中的超细颗粒物PM2.5和SO3酸雾高效脱除效率,实现系统集成一体化的超低排放结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同时深度脱硫脱硝及PM2.5、SO3酸雾排放控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单塔三区湿法脱硫脱硝过程中耦合细颗粒物及三氧化硫酸雾协同脱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城镇和工商业生产生活排放的越来越多的大气污染物,也开始逐渐造成直观而影响恶劣的污染事件。由于我国长期以来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在70%左右,因此,我国目前的大气污染仍主要是“煤烟型”污染。2011年7月29日,环境保护部正式发布《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2013年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划》(简称“大气十条”),提出了明确的空气质量目标开始,各部门陆续出台相关法规政策, 全面支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2014年9月,发改委、环保部及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通知,要求中东部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接轨燃气轮机组标准,自此,火电大气治理正式向超净排放迈进,提出的“ 超低排放”的概念,即规定烟尘排放浓度 ≤5 mg/m3、SO2排放浓度 ≤35 mg/m3、NOx排放浓度 ≤50 mg/m3。
2016年,新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发布,针对钢铁、水泥、化工行业和非电燃煤锅炉等非电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也将开始大幅提高。新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各行业排放标准提高是促使各企业实施烟气处理工程的最有力政策,在电力行业推行超净排放之后,非电行业的排放标准也开始大幅提高。2017年,关于《钢铁烧结、 球团工业大气污标准》征求意见稿,新增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大气治理延伸至生产、 加工、运输、装卸等环节。新标准不仅大幅提高了钢铁烧结、球团工业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还针对平板玻璃工业、 陶瓷工业、 砖瓦工业增设了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对照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的标准(颗粒物10mg/m³、二氧化硫 35mg/m³、氮氧化物50mg/m³,非电行业的排放标准开始向火电超低排放看齐。
常规传统环保装置对脱硫和脱硝工艺基本上分别单独处理,当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不高时,可将脱硫脱硝工艺一体化联合协同处理,同时因实施超低排放限值标准,传统脱硫装置超细颗粒物和酸雾脱除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污染物处理设施需对细颗粒物及SO3酸雾的脱除效率进一步提高,通过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细颗粒物及SO3酸雾冷凝、聚并、团聚长大,获得细颗粒物及SO3酸雾达到进一步脱除的有效技术方法。利用脱硫塔出口烟气中水蒸气冷凝方法是控制湿法烟气脱硫细颗粒物及SO3酸雾的重要途径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目前电力行业和非电行业对烟气提出的超低排放要求,针对入口氮氧化物浓度不高的烟气,提出一种整流格栅式脱硫脱硝、酸雾脱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世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世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955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