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封加热用温度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97220.X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4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欧伟;王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晟宇印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1/10 | 分类号: | B65B51/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廖龙春 |
地址: | 402460 重庆市荣昌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温度 调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施加或产生热使两物件结合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热封加热用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储液箱和嵌设在热封头内的加热通道,加热通道包括进液端和出液端,且进液端和出液端均与储液箱连通;储液箱内注有导热液体,储液箱内还固定有加热棒;储液箱的侧壁上嵌设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内设有控制阀门,储液箱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阀门启闭的热敏控制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在热封时,热封头持续加热,使得热封头温度持续升高,而热封头温度过高后,会出现包装袋融化度高,进而热封边形状不规则,热封的次品率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施加或产生热使两物件结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封加热用温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热封是包装袋加工必不可少的工序。现目前,包装袋的热封工序,通常是利用热封机进行操作的。通过加热件对热封机的热封头进行加热,并使热封头与包装袋的热封边接触,再压紧包装袋实现包装袋的侧边的结合,进而完成热封。在此过程中,由于加热件持续对热封头进行加热,会出现每一次进行热封时,热封头的温度不一致的情况。而在热封头温度过高时,会导致包装袋侧边融化,发生卷曲,进而使得热封后,出现包装袋的热封边形状不规则的情况。而热封边形状不规则的包装袋就是次品,因此利用现有的热封机对包装袋进行热封,产品的次品率高,导致生产成本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温度调节装置,用于对热封头的热封温度进行调节,减少包装袋热封的次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热封加热用温度调节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热封时,热封头持续加热,使得热封头温度持续升高,而热封头温度过高后,会出现包装袋融化度高,进而热封边形状不规则,热封的次品率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热封加热用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储液箱和嵌设在热封头内的加热通道,加热通道包括进液端和出液端,且进液端和出液端均与储液箱连通;储液箱内注有导热液体,储液箱内还固定有加热棒;储液箱的侧壁上嵌设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内设有控制阀门,储液箱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控制阀门启闭的热敏控制器。
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
通过加热棒对储液箱内的导热液体进行加热,并将储液箱内的导热液体导入加热通道内对热封头进行加热,用于实现对包装袋的热封。而通过热敏控制器对储液箱内的导热液体温度的实时监控,当导热液体的温度达到上限(即该温度会使得包装袋融化过度)时,热敏控制器控制冷却通道内的控制阀门打开,进而实现向冷却通道内通入冷却液,完成对导热液体的降温,进而能够避免对热封头加热过度,避免包装袋热封时出现融化过度而产生次品的情况出现。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1、利用对储液箱内的导热液体进行加热,并利用导热液体对热封头进行加热,与传统的通过加热棒对热封头进行加热相比,导热液体能够使得热封头的热封面均匀的升温,使得热封均匀度和质量高;
2、设置冷却通道,并且通过热敏控制器控制冷却通道内的控制阀门,能够使得储液箱内的热量较高时,打开控制阀门,将冷却液导入冷却通道内对储液箱内的导热液体进行降温,避免出现热封头温度较高造成包装袋融化过度的情况,降低热封的次品率。
进一步,所述加热通道呈U型。
有益效果:能使得加热通道与热封头的热封面平行,进而方便对热封头的热封面进行均匀加热。
进一步,所述进液端内设有进液单向阀,出液端内设有出液单向阀;还包括控制进液单向阀和出液单向阀同步启闭的控制件。
有益效果:设置进液单向阀和出液单向阀,能够将储液箱和加热通道进行分离,避免加热棒持续对导热液体进行加热,造成的温度升高较快的情况出现。而通过控制件对进液单向阀和出液单向阀的启闭进行控制,能够实现对加热通道内的导热液体进行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晟宇印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晟宇印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972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