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综采工作面定位喷雾降尘自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97312.8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8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朱云龙;高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云龙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F16F15/08;B05B13/04;B05B15/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70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作面 定位 喷雾 降尘 自动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综采工作面定位喷雾降尘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复合底座和角度调节机构,所述复合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旋转控制机构,且旋转控制机构的上方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夹板、伺服电机、控制轮、导向轮、支撑柱和喷头,且固定夹板的上端设置有控制轮,所述控制轮的中部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导向轮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该综采工作面定位喷雾降尘自动控制装置,与现有的普通自动控制装置相比,增加结构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整个装置的使用性能,改良后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实现喷头的多角度调节操作,间接的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工作效率,并且在调节过程中具有定向稳定作用,有效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雾降尘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综采工作面定位喷雾降尘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喷雾降尘是一种新型的降尘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喷雾产生的微粒由于其及其细小,表面张力基本上为零,喷洒到空气中能迅速吸附空气中的各种大小灰尘颗粒,形成有效控尘,对大型开阔范围的控尘降尘有很好的效果,同时这种效果完全是一种雾化效果,绝不产生水滴和潮湿,特别适用于铸造厂、纺织厂、食品厂、印刷厂、机场、游乐场、步行街等广泛应用,费用低廉效果明显,目前公知的喷雾降尘装置是由手动阀门、喷雾用压力水输送管和雾化喷头组成,当人工打开阀门,喷雾用压力水经过输水管道,由雾化喷头喷出雾状水幕,在一定区域内降低漂浮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
现有的喷雾降尘控制装置外部而结构较为简单,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整个装置进行良好的角度调节能力,从而使整个装置的定向操作不够方便快捷,降低了整个装置的实用性能,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自动控制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采工作面定位喷雾降尘自动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的喷雾降尘控制装置外部而结构较为简单,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整个装置进行良好的角度调节能力,从而使整个装置的定向操作不够方便快捷,降低了整个装置的实用性能,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综采工作面定位喷雾降尘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复合底座和角度调节机构,所述复合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旋转控制机构,且旋转控制机构的上方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夹板、伺服电机、控制轮、导向轮、支撑柱和喷头,且控制轮转动连接在固定夹板内侧的顶部,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控制轮的正面,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固定夹板且与控制轮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控制轮的右侧与导向轮的左侧啮合,且导向轮的前后两侧均与支撑柱的内侧转动连接,所述喷头固定连接在导向轮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复合底座包括下层基座、复合橡胶垫、承压弹簧、承压座、上层基座和弹性阻尼块,所述下层基座的上方设置有复合橡胶垫,且复合橡胶垫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承压弹簧,所述承压弹簧的上方设置有承压座,且承压座的上方设置有上层基座,所述下层基座和上层基座的内表面且位于承压弹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阻尼块。
优选的,所述复合橡胶垫的下表面与下层基座的上表面之间以及复合橡胶垫的上表面与上层基座的下表面之间均为紧密贴合,且承压弹簧和承压座之间关于下层基座之间的中心线对称分布,并且上层基座通过承压弹簧构成弹性结构。
优选的,所述旋转控制机构包括电动机、主动齿轮、减速齿轮、转轴、固定轴承和基座面板,且电动机的右端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右侧设置有减速齿轮,且减速齿轮的中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设置有固定轴承,且转轴的上端设置有基座面板。
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与减速齿轮之间的齿轮比为1:6,且转轴贯穿于减速齿轮的内部,并且减速齿轮、转轴和固定轴承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控制轮与导向轮之间为啮合传动,且控制轮通过伺服电机构成旋转结构,并且喷头之间关于导向轮的中心线相对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云龙,未经朱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973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封加热用温度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开模化多功能集成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