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掌子面加固的深孔注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97379.1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8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群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群武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4000 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掌子面 加固 深孔注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掌子面加固的深孔注浆装置,包括储浆箱、注浆泵、进浆管和注浆管,所述储浆箱内壁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壳体,且壳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杆,所述储浆箱内壁右侧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杆,本实用新型涉及掌子面加固技术领域。该隧道掌子面加固的深孔注浆装置,通过储浆箱内壁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壳体,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和搅拌叶片的设置,便于对储浆筒内的浆液进行均匀搅拌,使其不易沉淀,浆液混合的更加均匀,注浆的效果更好,提高了加固的稳定性,通过万向轮的设置,便于对该注浆装置进行移动,操作简单,节省人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掌子面加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掌子面加固的深孔注浆装置。
背景技术
掌子面又称礃子面,是坑道施工中的一个术语,即开挖坑道(采煤、采矿或隧道工程中)不断向前推进的工作面,从微观上看,隧道岩土体表现出固有的流变特性,从宏观上看,隧道掌子面围岩变形也有一定的规律,表现出特有的空间效应和时间效应,隧道的开挖使得支撑隧道洞身的围岩被挖掉,掌子面后方出现临空,围岩应力重新分布,导致围岩向隧道净空方向变形,这种变形包括掌子面面内竖向、横向变形和面外纵向变形,一般根据变形的空间效应,将隧道围岩变形分为以下3种形态:掌子面前方变形、掌子面挤出变形和掌子面后方变形,软弱围岩隧道设置超前支护和初期支护的主要目的,就是抑制这些变形的发展,防止围岩出现围岩松弛现象。
目前在对隧道掌子面进行加固时,一般都采取深孔注浆的方法,现有的深孔注浆装置上储存的浆液一般静置在储浆筒内,容易导致浆液底部沉淀较多,浆液混合不均匀,影响注浆的效果以及加固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掌子面加固的深孔注浆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深孔注浆装置上储存的浆液一般静置在储浆筒内,容易导致浆液底部沉淀较多,浆液混合不均匀,影响注浆的效果以及加固稳定性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隧道掌子面加固的深孔注浆装置,包括储浆箱、注浆泵、进浆管和注浆管,所述储浆箱内壁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壳体,且壳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杆,所述储浆箱内壁右侧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表面的顶部与第二旋转杆表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表面相对的一侧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所述第一旋转杆的表面与第二旋转杆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环形板,且环形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
优选的,所述储浆箱内壁顶部的两侧之间且位于皮带轮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第一旋转杆远离电机输出轴的一端贯穿隔板并延伸至隔板的顶部,所述第一旋转杆延伸至隔板顶部的一端与储浆箱内壁的顶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旋转杆的顶端贯穿隔板并延伸至隔板的顶部,所述储浆箱顶部的背面与注浆泵的底部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注浆泵的进浆口与进浆管的顶端相连通,所述进浆管的底端依次贯穿储浆箱和隔板并延伸至隔板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注浆泵的出浆口与注浆管的进浆口相连通,所述注浆管远离注浆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
优选的,所述注浆管靠近连接头一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阀门,所述储浆箱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储浆箱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储浆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且底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掌子面加固的深孔注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群武,未经李群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973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开模化多功能集成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脚踏式可伸缩的高尔夫球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