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白内障手术用针形劈核刀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97899.2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53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马健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眼科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26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内障 手术 用针形劈核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白内障手术用针形劈核刀,包括调节箱,所述调节箱的内部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轴承,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旋转筒,调节箱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螺纹筒,旋转筒的外表面开设有与螺纹筒相适配的螺纹,旋转筒的顶端贯穿螺纹筒并延伸至调节箱的上方,旋转筒通过螺纹与螺纹筒螺纹连接,调节箱的上方放置有握把。该白内障手术用针形劈核刀,能够使旋转筒从调节箱的内部向外伸出,从而,通过旋转筒的伸出,达到了对劈核刀进行调节的效果,避免了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调节的问题,通过向外拽握把,即可使握把从旋转筒的内部向外拽出,达到了拆卸的效果,避免了达不到更换针形劈核刀进行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白内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白内障手术用针形劈核刀。
背景技术
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和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就不能看清物体,世界卫生组织从群体防盲,治盲角度出发,对晶状体发生变性和混浊,变为不透明,以至影响视力,而矫正视力在0.7或以下者,才归入白内障诊断范围。
在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会利用到针形劈核刀,但是,目前的针形劈核刀在使用的时候还存不足,多数针形劈核刀会设置一些调节结构,通过调节结构对针形劈核刀的长度进行调节,但是,多数调节结构与针形劈核刀为焊死连接,达不到更换针形劈核刀进行使用的效果,为此,我们提供一种白内障手术用针形劈核刀来进行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内障手术用针形劈核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白内障手术用针形劈核刀,包括调节箱,所述调节箱的内部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旋转筒,所述调节箱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螺纹筒,所述旋转筒的外表面开设有与螺纹筒相适配的螺纹,所述旋转筒的顶端贯穿螺纹筒并延伸至调节箱的上方,所述旋转筒通过螺纹与螺纹筒螺纹连接。
所述调节箱的上方放置有握把,所述旋转筒的内部放置有相对称的夹持板,且夹持板呈梯形状,两个所述夹持板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强力弹簧,每个所述强力弹簧远离夹持板的一端均旋转筒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握把的底端延伸至旋转筒的内部,所述两个夹持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与握把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握把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套,所述握把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劈核刀。
优选的,所述调节箱的左右两侧均放置有把手,两个所述把手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调节箱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箱的内侧壁开设有相对称的滑槽,所述升降板的左右两端均卡接在滑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底面与调节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筒左右两侧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限位块,每个所述限位块的底面均与调节箱的上表面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握把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加固块,两个所述加固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与连接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有把手,能够通过把手进行携带该装置,便于更好的进行使用,通过防滑套,能够通过防滑套进行操作握把,配合劈核刀,即可对患者进行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眼科医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潍坊眼科医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978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压防撞格栅
- 下一篇:用于超声设备的增强现实观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