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血液气体交换的体外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98538.X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9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向军;徐涛;索轶平;张腾飞;许媛;雒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M1/36 | 分类号: | A61M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血液 气体 交换 体外 循环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血液气体交换的体外循环系统,包括气体交换装置、供体外血循环流通的体外血加热循环回路以及供人造血循环流通的人造血循环回路。气体交换装置包括气体交换膜,于气体交换膜的两侧分别为流通方向相反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体外血加热循环回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心脏、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一流道;人造血循环回路包括依次串联的人造血储存回收装置、富氧装置和第二流道,人造血包括全氟碳化合物。采用人造血对体外血进行二氧化碳去除及氧合,于气体交换膜两侧形成液‑液交换界面,无气栓问题,界面张力梯度小,降低界面凝血,避免膜血栓发生,同时将液态的加热回路和液态的换气回路耦合到一起,结构合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血液气体交换的体外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呼吸系统危重症如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情危重,死亡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针对这类患者机械通气是一种机械辅助或替代自主呼吸的方法,但这类治疗方法常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通气相关的肺损伤等。机械通气的一些不良后果可通过体外循环系统解决。体外循环系统以体外循环血液氧合(ECMO)和体外循环二氧化碳去除(ECCO2R)为目标。现有技术的体外循环支持系统,通常依赖于气体交换膜的使用。具体为,交换膜将体外循环血液与气室分开,在交换膜两侧构建血(液)-气交换界面,体外循环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穿过交换膜并弥散到气室中,同时气室中的氧气穿过交换膜弥散到体外循环血液中。但是,这种液-气交换界面的使用,很容易在界面处发生凝血,膜血栓情况严重,同时必须防止气体进入体外循环血液造成可能的气栓。
进一步地,现有体外循环系统各回路设计复杂,设备零件多,生产装配较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血液气体交换的体外循环系统,可有效避免膜血栓的发生,换气效果好,结构简单合理,生产及加工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用于血液气体交换的体外循环系统,包括:
气体交换装置,所述气体交换装置包括气体交换膜,于所述气体交换膜的两侧分别为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的流通方向相反;
供体外血循环流通的体外血加热循环回路,所述体外血加热循环回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心脏、第一加热装置和所述第一流道;
供人造血循环流通的人造血循环回路,所述人造血循环回路包括依次串联的人造血储存回收装置、富氧装置和所述第二流道,所述人造血包括全氟碳化合物。
作为用于血液气体交换的体外循环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体外血加热循环回路还包括血液缓冲装置,所述血液缓冲装置设置于所述心脏的下游,并位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的上游。
作为用于血液气体交换的体外循环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体外血加热循环回路还包括第一输送泵,所述第一输送泵设置于所述血液缓冲装置的下游,并位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的上游。
作为用于血液气体交换的体外循环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体外血加热循环回路还包括第一节流装置,所述第一节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的下游,并位于所述第一流道的上游。
作为用于血液气体交换的体外循环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体外血加热循环回路还包括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道的下游,并位于所述心脏的上游。
作为用于血液气体交换的体外循环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人造血循环回路还包括第二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富氧装置的下游,并位于所述第二流道的上游。
作为用于血液气体交换的体外循环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人造血循环回路包括还包括人造血过滤消泡装置,所述人造血过滤消泡装置设置于富氧装置的下游,并位于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的上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未经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985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