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马桶助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99852.X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55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曾景华;肖欣彤;薛家畅;罗希曦;宫铭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K13/10 | 分类号: | A47K13/10;A47K13/00;A47K17/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马桶助起装置,包括:围绕马桶本体两侧和前方的U型支架结构,和设置于U型支架结构上的:位于马桶本体两侧,提供支撑的扶手结构;位于马桶本体上方,能够向前倾斜以达到助起作用的马桶圈结构;位于马桶本体两侧,用于与马桶本体固定连接的固定环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马桶助起装置,在人坐下或起立时提供扶手支撑,在人起立时,通过电动推动使马桶圈前倾,给人起立提供助力,同时提供了一固定环结构,夹持在马桶本体的侧壁,防止本装置单侧受力时发生侧翻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助起辅助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桶助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如何让老年人更加方便地完成生活起居也就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人的年纪的增长,人的肌肉会慢慢萎缩,主要器官的功能开始衰竭,包括肌肉负重的功能、抵抗力变弱等等。也就是说,老年人通常情况下腿脚会变得不太灵便,起身,下蹲等动作完成较为吃力。如老人在如厕结束后的起身,会感到吃力,需要提供一些助起装置。
传统马桶支架提供扶手支撑通过自身手部用力辅助站立,但对于部分手部力量弱的老人而言,仅靠扶手助力仍显不足。
传统马桶支架和马桶本体多是分离结构,存在支架单侧受力时发生侧翻的安全隐患。
专利号为CN210354527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马桶助起装置,在马桶本体两侧马桶垫的下方设置弧形轨道和滑板,使马桶垫通过滑板与设置在弧形轨道内的弹簧相连接,在人坐下时弹簧张紧,给人下落提供缓冲,在人起立是弹簧回弹,给人起立提供助力。但该结构需要更换不同刚性的弹簧,以适合不同体重的人群,存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马桶助起装置,在人坐下或起立时提供扶手支撑,在人起立时,通过电动推动使马桶圈前倾,给人起立提供助力,同时提供一固定结构,防止单侧受力时发生侧翻的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马桶助起装置,包括:
围绕马桶本体两侧和前方的U型支架结构,和设置于U型支架结构上的:
位于马桶本体两侧,提供支撑的扶手结构;
位于马桶本体上方,能够向前倾斜以达到助起作用的马桶圈结构;
位于马桶本体两侧,用于与马桶本体固定连接的固定环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结构包括一对固定环主体和一对长度调节杆,两所述固定环主体通过长度调节杆分别和U型支架结构的两侧连接,所述固定环主体包括一个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用于和马桶主体的侧壁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扶手结构包括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所述U型支架架构包括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第三立杆、第四立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和第四横杆;
所述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的上端和第一扶手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三立杆和第四立杆的上端和第二扶手的两端连接,
所述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第一横杆形成第一框架结构;所述第三立杆、第四立杆、第二横杆形成第二框架结构;所述第一框架结构、第二框架结构形成所述U型支架结构的两侧;
所述第二立杆和所述第三立杆的中部通过第三横杆和第四横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马桶圈结构包括一马桶圈、第一电动推杆单元和第二推杆单元;
所述马桶圈设置在马桶主体的上方,马桶圈的前端通过所述第三横杆和所述U型支架结构铰接;
所述马桶圈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耳部、第二耳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单元、第二电动推杆单元分别从马桶本体的两侧连接第一耳部、第一立杆和第二耳部、第四立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998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底盘主台车支撑的快换结构
- 下一篇:车位柱